访谈现场 新华网 夏添 摄
新华网北京5月15日电 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日前,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招办主任苗苗协同人大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牛力副教授做客新华网。访谈中,牛力老师着重介绍了今年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招生政策。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为了顺应信息社会发展的潮流,紧贴大数据时代,满足社会对信息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中国人民大学于1952年,创建了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应该说学院在65年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系统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特别是为了紧贴时代变化。”牛力表示,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在人才培养中重点突出四个亮点。
第一个亮点是,底蕴雄厚。从教师队伍来看,学院有1位人民大学“一级教授”、1位“长江学者”,3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位教育部跨世纪人才,7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位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选;学院是“中国首席信息官联盟”、“中国制造企业双创发展联盟”的发起单位,和兄弟学院共同组建了教育部“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是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技术支撑单位;从行业话语权来看,近五年,学院参与制订了国际标准4项,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7项。
第二个亮点是坚持国际化。首先是课程的国际化,部分课程采用国外教材,全英文授课;其次是师资的国际化,学院引进了外籍教师,大部分教师有海外留学或者访学经历;另外,学生培养的国际化,包括了学生出国交换,赴美国、世界银行等国家和机构的实习活动;还有学院的国际化转型,学院是国际顶尖信息教育国际组织iSchools联盟会员;此外,学院也是众多国际组织,国际信息资源管理学会(IRMA)在中国大陆的首个会员;国际档案理事会(ICA)C类会员、教育指导委员会(ICA/SAE)委员单位。
第三个亮点是突出职业规划。根据学院的学科特点,学院梳理制定了三条职业发展方向,并组织教育专家、用人单位负责人以及优秀毕业生反复论证培养方案,不断根据需要进行修正。第一条方向是信息化人才。主要从事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如信息系统分析师、设计师等;第二个方向是数据管理人才。定位于大数据时代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培养数据分析师、新媒体运营、大数据分析师等;第三个方向是新型企业文档管理人才。培养从事文件和档案管理、办公室管理与档案行政管理、信息管理、知识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管理人才。
第四个亮点是“接地气”。这里的接地气不是工作的层次,而是培养学生有一技之长,在职场中能够迅速进入角色,体现价值。学院设置了实践教学、第二课堂、薪火杯科技竞赛,在外签约了20多个实践教学基地,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
牛力表示,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学生在就业和升学方面位列中国人民大学所有学院前几名。数据显示,2016年人民大学全体本科生升学率是32.7%,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升学率是43.24%,如果再加上出国留学的学生人数,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有将近一半的学生进入研究生的学习生涯。同时,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保研率大概在25%左右。
“对于一些选择就业的同学,人大的学生基本上是不用考虑没有工作这个问题。”牛力自信的说。

-
中央财政下达千亿预算确保这件事 你家能受益多少?
2017-05-15 10:13:43
-
牢记!进口食品无中文标签 消费者可索10倍赔偿
2017-05-15 10:13:43
-
女儿问“我是不是捡来的” 这位妈妈是如何回答的?
2017-05-15 10:13:43
-
入学“查三代”,教育如何给家长松松绑
2017-05-15 09:31:55
-
国产奶过了质量关,怎么过消费者的关?
2017-05-13 09:1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