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1/ 14 09:19:45
来源:新华网

“此一入山终不悔”——扎根深山教育40年,她何以坚守?

字体:

  “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呼唤另一朵云。如果可以,我愿意永远做那棵树、那朵云,用自己的灵魂去呼唤另一个灵魂。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远离贫困。”

  ——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乡村教师 支月英

  40年前,19岁的支月英成了江西奉新县澡下镇贫困深山里的一名乡村教师,两条麻花辫,一身无畏感。

  40年后,她仍如此。

  辫已泛白,身已疲病。

  她说,40年,有愧,无悔。

  她说,40年,很苦,很值。

  40年,一生只为一事,1000多名孩子在山里小学启智;40年,她以教为器,带领山里孩子走出脱贫第一步。

  是什么让她从青春年少坚守到耳顺之年?

支月英与孩子们在一起。新华网发

  01 燃灯

  “你要是去了那山里头做老师,我一辈子不认你这个女儿!”曾经,心疼她的妈妈想这样留下她,甚至在临终前对她说“下山吧,妈求你了!”;

  “就你觉悟高,我配不上你!”曾经,看到夜雨打湿床铺、无处落脚的住宿房间,怜惜她的丈夫这样无奈咆哮;

  “我觉得我不是你的孩子,那些山里娃娃才是你的孩子!”曾经,被冷落的女儿这样对她哭诉。

  家人不是不懂她,是太懂她,却又无法保护她。

  40年前,从南昌进贤县到这里,她不是不想后退:“下山,待下去命都要没了!”上山第一天,看到山里人的极端贫困、感受到山里清冷孤独、夜晚虫兽侵扰的支月英曾想。

  当阳光照进房间,门口一堆孩子们瞧见这位新来的老师,那一双双纯朴的眼睛里,尽是新奇、期盼,还有不安。

  支月英永远记得那个早上,那群衣衫破旧的孩子们,眼睛里的渴望之光。40年,这是她一直守望的光。

  她留了下来,无惧孤离,无畏艰辛。

  她要成为孩子们的光,照亮他们出山的路。

  从此,在崎岖的山路间,拿着手电筒的支月英“吓”大了胆子,习惯了夜路;

  在简陋的宿舍里,支月英自制的煤油灯、买来的马灯,昏黄的灯光伴着她,成为她的伙伴。

  靠着一束光,支月英在崎岖的山路间来回,胆子就这样“吓”大;

  借着一束光,支月英把知识的火种埋进孩子们心里,点亮他们启智之路。

  一年又一年,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再到“支奶奶”,无数次有人问她:支老师,你会走吗?支月英回答:我走了,孩子们怎么办?没有知识,他们一辈子都只能在山里受穷。世上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为什么带他们走出贫穷的不能有我?

  面对困苦与奉献,当很多人诘问“为什么是我”时,支月英却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是我?”

  一年又一年,山路告别了泥泞,校舍告别了破旧、昏暗,孩子从少到多,又从多到少,到了退休年纪的支月英,还是这山里的“支老师”。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40年,两代人,1000多个孩子,很多孩子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梦想。

  从点亮一间教室,到点亮山里的一片天空。支月英悄然间成为扶贫扶智路上的践行者。

   1 2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王琦 】
阅读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8651210978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