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4/ 15 10:34:26
来源:新华网

大连理工,为什么这么牛?!

字体:

大连理工,为什么这么牛?!

请听题

大连理工大学的简称是

A.工大   B.大理   C.大工

正确答案是

C

(遇事不决,选C绝学)

好了

get到正确答案的你

可以大声喊出

那句响亮的口号——

“早安,打工人大工人!”

1  狂野浪漫

凌水河畔

黄海之滨

坐拥一校两地三区

这里是很多人心中的“白月光”

大连理工大学

春日的花香 夏日的欢笑

秋日的金黄 冬日的飞雪

一年四季的大工

总是浪漫得不像话

在这里

不仅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那份“连理”之约

更是全国独一份的风景

啥?

你说有“连理”又如何?

没对象都白扯?

拍摄于大连理工大学第五食堂门前

啧啧啧

看不起谁呢

你以为大工

还是那个

男女比例 7:1 的大工吗

我们早就

缩小到 2:1 了!

(理工类这个比例还要啥自行车)

再说了

就算单身又怎样

作为一个合格的大工人

不为感情流泪

只为干饭憔悴

五食堂的自助餐

别再叫我单身汪了

请称呼我食堂·干饭·闪电·狼

来到大工后

妈妈再也不担心

我饿肚子

只担心

我变胖子

五食堂的自助餐

不过呢

变胖了也不要紧

毕竟

我们大工的“小小儿/小闺宁”(小伙子/小姑娘)

可是个顶个的“血姿势”(高颜值)

(想看正脸?欢迎报考大连理工大学)

看不到正脸也没关系

毕竟

别人家的校花,笑了,很美

大工的校花,开了,更美 

大工校园的春天,玉兰盛放。

吃饱喝足以后

如果你想出去走走

感受一下

青山绿水、碧海蓝天

我劝你一定要

把外套裹紧、帽子扣好

千万别说

你要风度不要温度

大工的风度

我怕你兜不住

要是再来一场认真的雪

就更得穿厚点了

站在西山大滑梯之巅

背后再来一阵风

直接“芜湖起飞”

下一秒就在校史馆门口怀疑人生

没准顺路还能看到

滑雪去上课的同学

(真人真事儿,有图片为证)

看到这里

一定有人会问

是什么让大工人

顶着八级大风

每天跋山涉水

也要起早贪黑地

搞学业、干事业?

是爱吗?

是责任吗? 

每问及此

大工人总是低调地

用行动

给出答卷

 

2  历久弥新

大工

诞生于1949年4月

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

面向新中国工业体系建设

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

那时的大工

叫做大连大学工学院

 

老院长屈伯川

怀揣科教兴国的理想

请来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

筚路蓝缕 创业维艰

开创出一条具有大工特色的办学之路

几十年悠悠岁月

他始终心系大工的发展

将自己的半生心血

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怀着一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两弹一星”元勋

“改革先锋”

“中国光学之父”

王大珩先生义无反顾来到这里亲手创办了物理系

 

他用坚韧的信念

孜孜不倦地勾勒着

光学事业的美好未来

他是一名“科学家”

更是永恒的“追光者”

这是1992年2月11日,王大珩在北京。 新华社发

著名力学家

钱令希

中国军事通信工程奠基人

毕德显

催化科学奠基人之一

张大煜

内燃机事业先驱者之一

胡国栋

水利工程事业开拓者之一

李士豪

......

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

照亮了

一代代大工学子的成才之路

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

变成了大连工学院

1988年3月

正式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

大工的含义与时俱进

大工的精神历久弥新

如今,当大工人

在“伯川大茶楼”和“令希大酒店”

两座明亮舒适的图书馆里

埋头苦读时

在大工师生亲手建设的主楼前

驻足凝望时

 

“海纳百川 自强不息

厚德笃学 知行合一”

的大工精神

正穿越时代

随着新一代大工人的青春

继续发光、发亮

 

3  赤心报国

中国核潜艇第一任总设计师

核动力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工校友彭士禄

曾在自述中写道:

“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

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

 

传承红色基因

一片赤心报国

一批批大工人前赴后继

把梦想刻进时代

把职责扛在肩上

把汗水洒在了祖国需要的地方

 

2016年11月3日,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 

新中国

第一颗返回式卫星

第一艘核潜艇

第一枚液体燃料探空火箭

第一座砼斜拉桥与T型刚构体系桥梁

......

这些“新中国史上的第一”

都有大工人的付出

 

我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胖五”

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

创造下潜深度世界纪录的“蛟龙号”

国产航母

C919大飞机

……

这些“国之重器”

都有大工人的贡献

 

2017年5月5日,中国首款国际主流水准的干线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首飞。

2020年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

和大连两轮疫情反扑

大工人团结一致,携手战“疫”

近5万名在校师生零感染、零疑似

近3万名学生被点对点送上返乡路

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

对国家负责

这,就是大工人的担当

 

八年前

大工人远赴云南龙陵县

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扎下了根

后来的龙陵

有了第一台负压救护车

有了更丰富的中小学课程

有了大企业落地“生金造血”

并在2019年4月退出了贫困县序列

 

从大连到青海化隆

到新疆哈密到云南龙陵

数千公里的距离

挡不住大工人教育扶贫的梦想

自1999年

大工第一批研究生支教团队出发

近200名大工人

8000多个日夜坚守

180余万元的奖学金和物资

大工人也将自己的青春

绽放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4  连理情深

如果你问一个大工人

你最想念大工的什么?

也许他会说,是体育场

那些年的加油助威

摇旗呐喊

夕阳下的奔跑

都是你我

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也许他会说,是西山/北山生活区

离开之后

总是怀念

有人早上喊我起床上课

晚上喊我早点回寝

开学给我家乡特产

期末拉我一起复习的日子

 

也许他会说,是综一/综二教学楼

好像刚熟悉了你的地形

不再迷路走错教室

你却说我已长大成才

该去往更辽阔的天地了

 

也许他会说,是嘉年华

是初夏的热浪、伙伴的笑脸

从白天到黑夜的狂欢

在你我最美的年华

 

也许他会说,是实验室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从这里出发

我才看到世界之大

也许他会说,是玉兰花

“如此高花白于雪,年年偏是斗风开”

玉兰一般的高洁和真挚

是大工人一生的追求

 

“我爱你,我的大工

我的爱,只有你懂

我爱你,我的大连理工

能做你的孩子,无比光荣!”

一入大工门

一生连理情

今天

大连理工大学

迎来了她 72岁 的生日

 

一路走来,她不负韶华

坚守初心

展望未来,她尽显芳华

依然澎湃向前

千言万语

汇成一句话

亲爱的大工

生日快乐!

如果你要问:

“大连理工为什么这么牛?” 

大工人的回答必定是:

“大连理工,就是这么牛!”

出品人:田舒斌 徐姗娜 钱彤

监制:周红军 刘加文

策划:刘洪 姚予疆

监审:商亮 黄林昊

执行策划:梁甜甜

作者:赵冰 任亭钰 周学飞

摄影:大连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视觉中国

校对:董静雪 蔡梦晓 张玲琳

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

新华网教育事业中心

大连理工大学

联合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郭亚丽 】
阅读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111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