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6/ 02 15:54:30
来源:新华网

吉林大学费宇鹏:融合、开放、试错,培育综合性高质量双创人才

字体: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2021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客观把握创新型创业规律,对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网《读懂创新的密码》栏目邀请高校创新创业负责人就各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展开了探讨。日前,吉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费宇鹏介绍了吉林大学“双创”教育实践,解析了高校创新的奥义。

吉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副院长 费宇鹏

  有针对性地进行双创教育 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

  中国经济发展对具备创新创业能力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费宇鹏表示,学校要更加注重实践,注重当前国家需求。对学生的培养,要从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

  他提出,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德、智、体、美劳的“五育”教育是相互融合的,而不是相互独立的。其中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双创教育与学科竞赛融合。通过以赛促建,以赛促改,推动学科建设与培养方式改革。二、双创教育与课程建设融合。如典型的“四新”课程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三、双创教育与开放式培养体系相融合。关注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与全面素质培养,通过校企校地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校内外素质拓展活动、社会实践等,进行综合性、社会化的融合。

  他举例介绍,比如,随着传统汽车行业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转型发展,急需跨学科综合型创新人才。因此,吉林大学与中国一汽集团共同设立了新型产教融合项目:吉林大学红旗学院。红旗学院面向吉林大学在校理工科本科与硕士研究生招生,根据一汽集团的技术与人才需求制定培养方案,由一汽集团派出专家对学生进行无差别跨学科教育,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进入企业研发工作一线。在授课过程中,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去企业进行现场实践,以此增加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

  以学科建设推动双创教育发展

  费宇鹏介绍,吉林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综合性高校,学科门类齐全,是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双创示范校,也是第首届“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主办校。吉林大学具有学科综合优势、原始创新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学校未来将持续以开放的态度、创新的精神推动创新创业工作发展,以期将创新创业与学科专业发展进行更深层次融合。

  他提到,学校搭建了校企合作、教育教学、竞赛活动、成果转化四个平台,依托四个平台实现“协同育人、专业育人、实践育人和服务育人”的四位一体双创教育体系。对刚入学的学生以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并进行双创课程实践教学及素质拓展活动;鼓励有双创基础的高年级学生参加双创竞赛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践培训,以此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及创业素质;通过比赛选拔优质学生项目,帮助其进行社会化推进与成果落地孵化。另外,学校还支持个学院设立了创新创业“梦工厂”,作为覆盖全阶段双创活动的实验基地,对学生与老师自主开发的创新项目给予大力支持,以此推动学校双创事业的发展。

  开放性问题仍存在有待提高之处

  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层面,费宇鹏认为,教学与实践需要依托教师展开,双创师资队伍建设数量上和激励机制上仍需深层改革与转变。其次是教育开放,学生自小学直到大学,基本处于封闭式教育体系中,社会化力量参与较少。这样的教育给了学生安心学习的环境,但也使得学生自小起实践能力、劳动意识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成长受到了限制。由于长期形成的习惯,即便在大学推动了开放式的教育,学生依然会存在创新能力、自主意识和责任心等多方面的欠缺。

  以赛促教提升学生全面素质

  费宇鹏提到,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提供了接近于真实的商业环境。参加大赛对学生抗压能力、责任心与大跨度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是十分突出的。在培养了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的同时,还加强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实操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多个方面,将学生放在接近真实的社会创业环节中,他们的成长速度会非常惊人。

  要为学生提供扎实的试错条件

  费宇鹏表示,当前,社会各界都在努力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条件。各高校也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创业培训与导师辅导。在校大学生的心智成熟度、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实践经验往往不足,成功创业并不容易,而试错的机会更加重要。我们的教育体系要通过提供真实商业场景模拟体验或参与真实的社会创业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扎实的试错条件,而不要一味追求在校学生的创业成功。

【纠错】 【责任编辑:孙亚宁 】
阅读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18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