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7/ 26 14:55:03
来源:新华网

河海学子调研实践:寻西溪风采,沁湿地文化

字体:

  新华网北京7月26日电 近日,河海大学西溪湿地水资源生态环境调研实践团由河海大学河海里尔学院辅导员马赛老师带队,来到杭州西溪湿地及相关单位,围绕湿地水生态环境及其周边水文进行了实践调研。

  近年来,西溪湿地探索了“留置管道、干化造地、荷塘就地利用”等多种模式,清淤上千万方。调研活动中,小队成员在杭州西溪湿地实地考察,探究湿地生态环境与水资源治理情况。在考察过程中,对于湿地生态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水资源与湿地在气候调节中的重要作用有了初步认识和切身体会。

队员们对收获进行标记统计

  “西溪能有这样的环境,离不开它的水,所以水资源的合理治理也是环境治理工程的重头戏。”在此次调研过程中,队员们结合已有知识,发挥实践精神,收集分析了部分水资源及生物样本,为之后的深入调研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持。同时,小队成员通过走访当地居民,发放调查问卷、随机采访等方式,调查了附近居民的垃圾分类行为以及对湿地的了解程度。

  在进一步的调研中,队员从邬家湾出发,对西溪湿地内部的水资源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考察,对湿地的辐射范围,污水源头检测,智慧管网建设,生态循环治理,西溪湿地近年来相关治理情况,原生态保护与旅游之间的逻辑关系,自然生物入侵对西溪内部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了解。通过听取概况介绍,了解西溪湿地内部近年水环境生态方面的治理和措施后,队员们围绕各自关心的问题,咨询了相关老师。一问一答中,队员们收获颇多。

  “西溪湿地曾经的面积要比现在大很多,但早年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一定程度上使得湿地面积萎缩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家相关观念和认识不够到位。”

  调研走访中,通过与中国湿地博物馆蔡琰老师的交流,队员们对于湿地文化的分类及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小队队员对水质进行初步分析

  为了解杭州市及京杭大运河水文近况、获取湿地水文资料,调研团来到了位于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拱宸桥水文站,与站内工作人员交流座谈。此后,为了获取更多水质数据,减少样本的偶然性,成员们前往钱塘江和西湖进行了水质抽样检测与实地调查。

队员们在社区内进行询问

  检测和调查中,队员们分为多个小组,在西湖选取了多处水源进行取样,获取了大量样本,同时队员们沿湖采访了多位居民,了解近年来湖水水质的变化情况及生活用水中的节水举措。走访过程中,很多居民表示:经过杭州市近几年人工栽培、引种沉水植物等举措,人为污染减少了,环境也跟着变好了。在多方调查分析后,调查团成员们得出结论:西溪湿地不仅调节着杭州市的气候,也对杭州市内水源起到了净化作用。

  几日的调研让队员们获取了丰富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归纳,队员们开展了一场精彩的线下宣讲,将实践活动的所见所思,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递给了听众,让现场听众在半个多小时的宣讲中,坐住了,听懂了,明白了。

【纠错】 【责任编辑:王琦 】
阅读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8651211259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