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11/ 11 09:44:5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科学家精神闪耀光芒——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观察

字体:

  创新惠及民生

  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国科技创新的落脚点。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中,多项惠及民生的创新成果,彰显了科技创新支撑民生改善、保障生命健康、助力美好生活的力量。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观看更高分辨率的视频成为互联网用户的刚需。随着超高清视频产业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对编码性能和压缩效率提出了新的挑战。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数字视频编解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高文团队发明了超高清视频多态基元编解码关键技术,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该项目已不仅让视频更清晰,在智能交通、智慧医疗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推动中国视频编码标准领先国际。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方面。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高磁场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项目,成功自主研制出中国首台3.0T高场磁共振,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癌症诊断、中药创新研发、数字诊疗……在生命健康领域,这样的获奖项目还有很多。中国麻风防治协会会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副校长张福仁团队,在麻风危害发生的免疫遗传学机制方面取得了新发现,颠覆了人们对麻风的传统认知,为人类彻底消除麻风病的努力做出了贡献。

  水稻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种质资源可以说是农业的“芯片”。为了守护水稻遗传资源、构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平台、培育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水稻新品种,上海市农业生物基因中心研究员罗利军从20世纪末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水稻种质资源,加快基因挖掘、品种创新。项目团队联合国内多家科研机构共同完成了“水稻遗传资源的创制保护和研究利用”项目,解决了水稻育种中优质与高产、高产优质与节水抗旱等优良性状难以兼顾的难题,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强调应用积淀

  勇闯创新“无人区”,甘于坐冷板凳,勇于做栽树人、挖井人——一项研究成果的取得,背后往往是科研工作者“十年如一日”的专注和“十年磨一剑”的耐心。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强调成果应用积淀,要求提名成果应用需满3年以上。数据显示,2020年度获奖项目平均研究时间是11.9年,其中研究时间10—15年的项目数量最多,占比38.9%。

  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能科学家王大中说,高温气冷堆从概念提出到工业规模核电站建成,经历了40多年的时间,没有一批耐得住寂寞的科技工作者长期坚持是很难完成的。

  “实现自主创新,必须解放思想,敢想、敢干,勇于挑战‘无人区’。同时,还要心无旁骛,专注、勤奋,具备‘十年磨一剑’的韧性。”王大中说。

  自然科学奖获奖项目“寒武纪特异保存化石与节肢动物早期演化”是项目组立足祖国边疆,经过15年不懈努力、潜心研究取得的成果。为了寻找节肢动物的起源和演化奥秘,云南大学古生物研究院张喜光教授团队“与石为伴”,百次千次地敲打石头,从化石采集到成吨微体化石样品的酸泡处理,获得了大量的原始数据,首次确认真正的甲壳动物最早出现于寒武纪早期,从理论上确立了其在节肢动物演化树上的重要位置。

  “古生物学是冷门学科。唯有长坐‘冷板凳’,用数十年如一日的热情才能慢慢接近它。”张喜光教授说。

  钟南山呼吸病防控创新团队从1979年建立以来,深入研究“呼吸疾病发生发展的流行病学特征、分子机制以及早期干预”等科学问题。团队主攻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肺癌、慢阻肺和以哮喘为代表的过敏性疾病,研发适合国情的疾病防治手段和药物,对中国呼吸疾病的防控和诊疗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中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的建设与发展。

  “这个奖项肯定了团队研究的方向,就是要研究国家急需要的、最需要的东西。”钟南山说。

  包信和院士谈及自己的研究领域时说,在“纳米限域催化”研究道路上,团队坐了20多年的“冷板凳”。只要方向对,就不怕路途遥远;只要坚持,再冷的板凳也能焐热。(记者 刘峣)

   上一页 1 2  

【纠错】 【责任编辑:王琦 】
阅读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865121144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