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4日电 12月2日-3日,第十二届新华网教育论坛在京举办。在3日举办的国际教育分论坛上,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教育无界 变局启新”这一主题,共同探讨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等议题。
新华网总裁助理姚予疆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国际形势不确定性增加,如何面对和克服这样的不确定性,需要我们的洞察和思考。另外,疫情对教育国际交流的落地影响仍在延续,如何应对和克服疫情的影响,以创新性的方式持续推进国际教育活动,也是全体行业从业者需要持续思考和解决的议题。
今年,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如何快速调整和适应新的政策及环境变化,把握机遇,推动国际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议题。
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发表了主题演讲——《有效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能力与水平》,分别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了阐释:第一,重视全球教育治理人才的培养。第二,要加强全球教育治理问题的研究,做好国际教育、比较教育、区域国别学的研究。第三,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第四,密切与国际教育机构的合作,加强服务,积极对接,充分沟通,依托国际教育资源力量,深入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第五,破解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障碍。第六,是弘扬中国特色教育治理的理念。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余有根发表了主题演讲——《后疫情时代国际教育的思考与机遇》。他表示,国际教育要聚焦高质量发展,服务“双一流”建设、“双高”建设,国内外优质资源要相互形成补充,通过教育服务认证等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薛二勇在主题演讲《在地国际化:国际教育战略与政策的转向》中阐述了观点。他表示,在地国际化主要是充分利用国际教育资源,创设在地的国际化教育生态。通过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设施的在地国际化构筑一个教育生态。
论坛的第一个圆桌对话环节中,多位嘉宾围绕“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展开了讨论。海嘉教育研究院主任宋晶指出,未来流水线的工作、重复机械类工作将逐渐被代替,彰显个性化的行业越来越兴起,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人的心理、人的心智、情智发展的职业优势会愈加凸显出来。面对气候变化等挑战,拥有胸怀天下的格局是很重要的。
北京王府学校学术督导郑真认为,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应该能够在修己、安人方面有所作为: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可以安放好自己的心灵,找寻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又能够有意愿、有能力为复杂问题的解决贡献自己的力量,有心系天下的格局。
天津惠灵顿学校中方校长杨洋谈了自己对未来的国际化人才的看法,她表示,未来的国际化人才一定要包容,有出色的跨文化沟通能力,还要具备眼界、视野、格局,“走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成为最优秀的人,可以成为对当地有贡献的人”。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校长助理李莉表示,在人和人之间的沟通中需要包容、同理心、换位思考、跨文化了解。在我们人际沟通中需要践行国际视野、国际化思维,才能达到求同存异、合作共赢。
在围绕“数字化时代下国际教育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的圆桌对话环节中,中关村科技园管委会原副主任刘卓军表示,借助新技术,教育方式和资源更加普及化,“我们可以把名师教学的方式方法和理念,通过现代化媒介手段呈现出来,让所有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接触到,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整体提升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程度。”
清华附中-清华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国际教育领导力项目协调员李颖表示,国际化要求我们具有接轨的能力,当你不了解数字化和信息化时代的时候,你很难谈到跟国际接轨。“了解、开放、包容的心态应该说是一个前提。在这个前提下再谈数字化和数字化背景下的国际化,才是比较客观的心态。”
北京市鼎石学校大学升学辅导总监蒋小波表示,即使学生不能到校,也可以借助科技力量上网课,可以通过虚拟手段访问学校,这是技术带来的便利。现在一些国外大学做线上访问活动时,在线直播平台或协同会议平台都可以实现在线翻译,让家长可以更加便捷的获取相关信息。
INSIGHT视界联合创始人谢楠表示,国际化不仅仅是走出去,或者出国留学这么简单。“更重要的应该是关注他们的思维方式,很多时候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会让思维变得很开阔,我们应该用国际视野帮助我们发展自己的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人才。”
论坛现场,发布了《2021国际教育指数报告》。据悉,《2021国际教育指数报告》以国际学校的原始数据为基础,从综合性的角度,教育多元化及专业化等方面进行了考量,希望借助大数据和媒体的力量给家长和学生提供参考和指引。
中国科学院战略问题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周城雄对《2021国际教育指数报告》进行了解读。他表示,国际学校在中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在这过程中有很多成绩,也存在问题,教育国际化需要有一定的引导和规范,《2021国际教育指数报告》在这方面做了开创性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