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12/ 15 08:43:53
来源:新华网

扬州大学王承堂:打造双创教育生态 加快培育双创卓越人才

字体: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青年大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2021年是我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客观把握创新型创业规律,对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华网《读懂创新的密码》栏目邀请高校创新创业负责人就各学校创新创业实践展开了探讨,日前,扬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教务处处长王承堂介绍了扬州大学“双创”教育实践,解析了高校创新的奥义。

扬州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常务副院长、教务处处长王承堂

  谋划新时代人才培育模式 创新书院制双创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王承堂介绍,扬州大学于2016年3月成立创新创业学院,由教务处、团委与学生工作处等部门协作联动,共同开展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教育。创院实施书院制的培养模式,通过课堂教学、创业者讲座、双创实训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双创意识和能力,健全项目孵化机制,全方位推进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期望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教会学生全方位看待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复杂问题。”王承堂提到,学校2015年筹建创新创业实验班,推行“一制三化”,通过导师制、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促进双创人才培养。目前,学校已成为江苏省首批双创教育实践中心、江苏省首批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及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发挥多学科优势 在学科交叉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

  扬州大学学科门类齐全,文理工农医专业基础扎实。学校“立项设立了创新创业类通识共享课程、基础示范课程、‘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等,目前正在逐步打造理念先进、体系完整、动态优化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群。”王承堂表示,学校通过各学科开设通识创新课,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创业能力。

  他介绍,学校基于学科交叉融合,实施第二课堂积分制度,以积分换学分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竞赛,极大激发了学生投身双创实践的兴趣,催生了众多双创教育成果。此外,学校通过落实创新创业学分转换制度,开展学生创新创业学分认定的相关工作,将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发表论文、获得专利和自主创业等折算为学分,合理设置创新创业学分以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让学生充分享受创新创业教育带来的“红利”。

  搭建双创实践平台 打造“六位一体”专创融合体系

  王承堂提到,扬州大学依托该校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为大学生创客搭建创业苗圃,并提供创业实战平台。学校根据多校区分布的实际情况,持续建设“1+N”双创实践教育中心,打造了集“双创教学、实践训练、指导服务、成果展示、资源对接、孵化转化”的双创实践平台,目前已建成1200多平方米。同时,学校立项建设了26个院级“菁扬创新工坊”,总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为各专业学生开展校内专创融合实践提供了开放、共享的场所。

  王承堂总结说,扬州大学的双创教育工作遵循了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从社会需求出发,以学生创新创业创造的精神、意识和能力培养为核心,设立多元、立体的双创理论与实践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从需求链到创新链、人才链到产业链的卓越人才培养过程,形成全新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他表示,学校在未来创新创业工作开展过程中,将计划加大与社会、企业、政府合作,增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扶持力度,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将学校的高质量人才和成果更高效地回报社会。

【纠错】 【责任编辑:孙亚宁 】
阅读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487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