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6/ 07 19:52:27
来源:新华网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产业实现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字体:

  近年来,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立足资源优势,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总抓手,紧紧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扩规模、丰品种、调结构、降成本、提质量、拓市场”的总体思路将打造“中国橄榄之城”定位、油橄榄产业开发、乡村振兴和木本油料产业发展有效衔接,进一步推动油橄榄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陇南被誉为中国油橄榄之乡,武都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油橄榄知名品牌示范区等称号,是国内少有的有产量、有品牌、有市场的主产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居全省第一。

  坚持规模发展 优化产业布局

  近年来,武都区坚持把油橄榄产业发展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成立油橄榄产业开发领导小组,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服务,组建专门工作机构,主抓引种试验、良种繁育、规划建园、栽培管护等工作。成立中国油橄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和全国首个油橄榄院士专家工作站,组建油橄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乡镇技术指导站,扎实推进油橄榄基地建设、科技研发、品牌培育和市场营销等工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油橄榄产业发展的决定》《油橄榄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区财政每年安排油橄榄产业发展基金,并整合扶贫、林业、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涉农资金,采取以奖代补、贴息等形式,大力支持油橄榄产业发展。该区加强示范引领,鼓励能人大户和企业承包、租赁、拍卖集体荒山、荒坡、荒滩,鼓励农民流转土地、集中经营,大面积栽植油橄榄,实现了适生区全覆盖。

  着力打造基地 凸显双赢优势

  该区坚持油橄榄基地建设与发展私有经济林、荒山荒坡治理与退耕还林、规模栽植与低产园改造、良种育苗与科技研发相结合,推进油橄榄产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突出生态效益。抢抓“两江一水”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新一轮退耕还林等政策机遇,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采取苗木抚育、义务植树、规模建园等方式,在白龙江、北峪河等流域大面积栽植油橄榄,高标准打造百公里油橄榄产业带,使荒山荒坡披上绿装,极大提高森林覆盖率,有效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为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发挥了积极作用。在此过程中,该区大力支持企业、种植大户和农户组建油橄榄产业协会、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协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加快油橄榄产业基地建设、低产园改造、精深加工和产销对接。主产区1.01万农户实现脱贫增收,油橄榄已成为适生区群众脱贫增收的支柱产业。同时,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将“橄榄元素”融入城市路灯、标牌、雕塑、主题公园之中,充分利用白龙江沿岸湿地空间,建成滨江油橄榄生态景观长廊,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味。

  强化多方合作 提升产业效益

  “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邀请西班牙等国家的油概榄专家深入武都实地指导,开展科技培训、高接换优、产品研发等工作,并组团到地中海沿岸国家学习先进油橄榄栽培、管理和加工技术。通过召开油橄榄鲜果收购加工对接会,引导种植户按需求、分时段、整村组开展采摘,采取合作社统一交售、企业现场收购方式,实现有序采摘、均衡上市、按质论价、精深加工。

  注重品牌培育 延长产业链条

  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加强产品研发、提高科技含量、打造知名品牌,以品牌效应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先后注册“武都油橄榄”和“武都橄榄油”地理标志保护品牌,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积极鼓励油橄榄企业和产业带头人走出去开拓市场,参加国内外农产品节会和展示展销活动,在北京成功举办陇南油橄榄产业助推脱贫新产品推介会。

  2021年陇南油橄榄产出鲜果4万吨,生产榨橄榄油5800吨,适生区群众人均增收2600元,油橄榄主产区的1万多户4.42万贫困人口通过种植油橄榄实现了脱贫,油橄榄已成为脱贫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截至目前,陇南市武都区油橄榄保存面积约占全国的40%,油橄榄鲜果、橄榄油产量均占全国的90%以上。

  油橄榄产业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到积极的作用。

【纠错】 【责任编辑:孙亚宁 】
阅读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654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