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通车|音乐算法工程师:用代码“演奏”美妙乐章-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9/23 11:15:21
来源:中国妇女报

职通车|音乐算法工程师:用代码“演奏”美妙乐章

字体:

郭倚辰翻看文献,寻找解决问题的灵感。何婉婷/摄

午休时间,郭倚辰到音乐室排练,变身乐队鼓手。何婉婷/摄

    “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味,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美……”吃完午饭,郭倚辰照例来到排练室,架子鼓、吉他、电子琴和贝斯已经就位。

    “午休”乐队的合奏摇滚又复古,主唱郭倚辰随着节奏摇晃身体,白色上衣被束进黑色牛仔裤里,搭配一双纯白帆布鞋,外在休闲风的她下一秒唱出复古动听的歌声,为演出注入“灵魂”。

    在很多人眼中,郭倚辰是把爱好和工作完美融合的模范。作为一名音乐算法工程师,她的指尖在键盘上灵活跳跃,敲出一行行代码,通过解析检索音乐信息,为人工智能注入艺术细胞;工作之余,她和同事组乐队、排演出,在两点一线的重复生活中奏响属于自己的精彩乐章。

    半路出家:从业源于热爱

    “音乐算法工程师可以说是专攻AI音乐领域的程序员。”郭倚辰在电梯里向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介绍,“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利用音乐信息检索技术赋予机器‘音乐细胞’,从而实现听歌软件中听歌识曲、个性推荐、唱歌变声等功能。”

    9:30左右,郭倚辰到达工位,换上舒适的拖鞋,望了一眼电脑屏幕前贴着“love &peace”字样的便利贴,按下电源键,戴上耳机,在机箱启动的“嗡嗡”声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在华为北京研究所,音频工程部办公区都是年轻面孔,大家专注于眼前的三块屏幕,手上敲击键盘的动作不停,伴随着清脆的“噼里啪啦”声,一连串算法语言向上滚动。

    “10:30有个线上会议。”郭倚辰说着,换上另一副专门开会的耳机,和屏幕另一端的人聊起项目进度。“梅尔谱”“采样频率”等专业词汇不断输出,眼前是晦涩难懂的专业软件和代码语言,看着郭倚辰游刃有余的样子,很难想象三年前的她还是一名跨专业的算法“小白”。

    郭倚辰就读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与音乐算法“八竿子打不着”。但在大二期间,她和小伙伴们组建了一支阿卡贝拉合唱团,与音乐就此结缘。“我们应该算是学校的第一个阿卡贝拉乐团,参加过校歌赛,举办过专场音乐会,还参加过‘天天向上’节目。”经过许多场出色的演出,理工专业的她与感性浪漫的音乐产生了更深入的联结。

    在人工智能大潮翻涌下,音乐算法工程师成为行业新缺口,既有理工科背景又热爱音乐的郭倚辰找到了职业目标。“工作和爱好结合,专业技能提升的同时又能发展爱好,”郭倚辰直言,“这个职业简直太有吸引力了。”pagebreak

    迎难而上:趣味与挑战并存

    职业需要热爱维系,也需要技术加持。音乐算法本质上还是一个技术型工作,技术研发称得上是程序员的一项“攻坚战”,对郭倚辰来说也不例外。

    刚接触音乐算法时,许多技术堵点难以打通,数据空白需要弥补,一个个难题接连不断,挑战不断升级……“这和游戏很像,遇到的困难相当于游戏里的怪兽,如果被怪兽打败就回血蓄力,再战一回;如果我们战胜了,就可以进入下一阶段。”郭倚辰一直走在“打怪”的路上。

    近两个月,小组着重开发音乐识谱功能。识谱是一个工作量很大的项目,既要识别人声主旋律,又要将每一件伴奏乐器的乐谱扒出来,还要根据每一件乐器的音高、音强、音长的数据进行分析……复杂的任务和耦合的数据给机器识谱带来巨大挑战。

    在学术论文和商业应用中寻找案例,对比各种实验效果,郭倚辰决定先从人声入手,尝试将人声转成乐谱。但是人唱歌时音高会连续变化,很难找准歌唱的起止时间。“每一个音符开始时间是几分几秒,结束时间是几分几秒,然后换到下一个音符,这是我们要做的识别。”郭倚辰向记者解释道。

    类似的问题几乎每前进一步都会出现。有时整个团队努力很久也没有突破,一种沉重的无力感压在每个人的心里。郭倚辰坦言:“这种时候自己会很焦虑,有些小伙伴也会陷入低迷状态。”

    但方法总比问题多,为了准确识别音符,郭倚辰翻看论文、咨询专家、分析数据……尝试了各种办法。“最近我们有一个惊喜的发现,将节奏和人声的算法结合,用节拍信息辅助歌声识别,音符识别准确率能够得到大幅提升,转换时间点总算被我们‘拿捏’住了。”郭倚辰聊着聊着,声音渐渐提高,高兴地与记者分享现阶段的成果。

    对抗焦虑:让自己变得不可代替

    中午12:00,结束了一上午的工作,郭倚辰站起身来,张开双臂,舒展酸痛的肩膀。办公室也变得热闹起来,有人戴VR眼镜玩游戏,有人聚在茶歇区聊天,紧绷的神经暂时得到放松。

    写代码、改方案、赶进度、修Bug,音乐算法工程师几乎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此外,在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他们还要承受着将来的某一天被“更新换代”的焦虑。

    但好在公司营造了一个轻松舒适的工作环境,给职员们提供健身房、音乐室、咖啡厅等满足员工的各种需求,还有茶歇区、桌游室,为员工提供娱乐消遣。

    郭倚辰自己也有一套独特的解压方式,午休玩音乐,傍晚散步慢跑或者约上小伙伴去爬山。今天也是如此,午饭过后,郭倚辰戴上小蓝帽,风风火火地赶往音乐室。

    对抗焦虑,放松心态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提升实力。在竞争大潮中,每个人都是单枪匹马,最大的底气和安全感来源于强劲的实力。

    选择这个行业时,郭倚辰对未来的规划就非常明确,提升个人能力、努力成为音乐算法行业的专家。完成本职工作之外,她晚上会空出时间参加乐理教学和应用技术的培训课程,学习业界和学界的最新成果。哪怕在生活中听到一首好歌,她都会不由自主地分析蕴含的音乐信息,思考如何让机器做到更佳的效果。

    傍晚6:00,郭倚辰换上一双运动鞋,约上登山友人到附近爬山。因为部门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爬山的小伙伴大多是男同事。纵观全行业,程序员的女性占比也只超两成。但郭倚辰并不以为意,她认为性别和职业选择关系不大,还鼓励广大女性勇敢追梦:“不要给自己设限,找到自己的热爱并且为之不懈奋斗。”

    至于“青春饭”的年龄焦虑,郭倚辰也找到破解法——成为“技术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把技术抓在自己手里,哪怕‘高龄’也不怕被替代,因为实力就是最强劲的底气!”

    / 记者手记/ 

    从山脚启程,近60度倾斜的石板路,以郭倚辰为首的登山小队如履平地,三两步便深入山林间。这位程序员和想象中的不大一样,她会穿着拖鞋戴着耳机在办公室写代码做程序,也会背着吉他拿着麦克风在排练室玩音乐,还会在下班后换上运动鞋拿着登山杖爬山看晚霞……如果不是从头到尾跟拍体验,很难相信“打工人”的一天竟会如此丰富多彩。

    郭倚辰觉得生活不必被别人定义,虽然压力和焦虑在所难免,但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就去努力攀登,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的成就感和能量,足以支撑自己继续活力满满地面对生活。

    登上山顶,夜色渐渐吞没残阳,她与记者并肩,沉醉于山顶的风景:“人生走一遭,想看最美的风景,就即刻出发吧。”(见习记者 田梦迪 实习生 甘贝妮)

【纠错】 【责任编辑:王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