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学以“四新”建设“721”计划为抓手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12/09 18:22:32
来源:新华网

河北大学以“四新”建设“721”计划为抓手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字体:

  新华网北京12月9日电 河北大学地处保定市,位于京津冀核心圈,毗邻雄安新区,学科专业齐全。学校紧抓部省合建重大机遇,以“燕赵文化”、“生命科学与绿色发展”两大学科群为有利契机,扎根燕赵大地,发挥综合优势,制订“四新”建设“721”计划,即聚焦7大举措21项重点任务,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坚持滴灌融通,构建立德树人新格局。河北大学将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滴灌”“融通”育人理念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基于大教学观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融通育人模式实证研究》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深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制定《关于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打造微电影、读经悟典等品牌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虚拟教研室”获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成立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设立1个校级、31个院级课程思政研究中心,3门课程获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教学名师和团队。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出台“劳育”“体育”“美育”工作实施方案,并修订第二课堂人才培养方案,推动落实。

  促进交叉融合,拓展专业发展新内涵。学校建立“数学+金融”、“英语+法学”两个院院融合试点班。优化专业结构,新增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建造、智能医学工程等交叉融合新专业。探索开设立法理论与实务、智慧医疗、健康管理等适应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优势特色微专业。在通信工程、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基础上,推动文科专业开展专业认证。

  立足提质升级,提升课程建设新成效。河北大学以两大学科群为依托,打造校本特色通识课程群,如:“太行乡土住居文化概论”“雄安传统文化”“生物社会学”等。健全学科交叉融合专业课程群,如:“医学人工智能导论”“数据新闻”“文学与中医药”等,推动文理、文工、医工、医理交叉融合。积极搭建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合作平台,共同开展教学交流,共建政产学研优质课程群。

  坚持守正创新,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进行生物学、数学等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探索书院制育人模式,通过课程设置、专业讲座、读书沙龙、社团活动等形式,整合各方资源,促进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全面发展。建强现代产业学院,“先进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学院”和 “智慧计量产业学院”成功入选河北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多方协同育人,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推动科技赋能,建设实践教学新平台。学校整合全校教学资源,建立文科综合实验室、中科院仪器设备等共享平台。建成新能源转化与存储、大数据、西门子测控技术、数字媒体传播、历史学虚拟仿真实验室等。学校打造创新创业平台-智能创新工程综合训练中心,设有人工智能医疗工程实训中心、智慧心电与康复训练中心、智能可穿戴设备精准移动医疗健康监测中心,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交互等现代手段应用于教育教学。

  倡导协同共享,优化队伍建设新路径。河北大学加强跨专业、跨校、跨地域的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建立全国性、区域性虚拟教研室,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推动共建共享教学资源、加强教学研究交流、共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成功获批3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聘请校外企业行业专家学者参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创新训练项目、科技竞赛、毕业设计等教学活动。通过校内教师赴企事业单位进修、实践教学研讨,参加企业培训、承担横向科研课题等形式,形成专兼结合、结构合理、交叉融合的政产学研教师队伍。

  力促思想碰撞,打造研究交流新阵地。学校定期举办“四新”教育教学创新论坛、专家访谈。为“四新”建设提供新思路、新理念、新方法,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培养模式改革。开展“四新”培育项目建设。学校现有国家级新工科项目4项,国家级新文科项目5项。在此基础上,围绕交叉融合新兴专业、课程建设;特色微专业开设;书院制、现代产业学院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型教师队伍打造等内容,进行“四新”项目培育。 筹建“四新”教育研究中心,加强对“四新”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统筹协调组织“四新”建设的理论与政策研究、项目管理、师资培训、创新论坛、会议研讨等。

【纠错】 【责任编辑: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