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12/21 14:03:44
来源:新华网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字体:

  新华网北京12月21日电 20日,以“推进高质量发展 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的第十三届新华网教育论坛在线举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表示,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高端和龙头,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高等学校必须心怀“国之大者”,面向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构建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第一,要深入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把握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武世兴表示,思想政治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目的是发挥所有课程的育人功能。要对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教学体系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评价激励等进行一体化设计,构建形成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要在“分类推进”上做深做专,“资源共享”上做优做广,“教师能力”上做精做强,“协同机制”上做通做实,重点要从破解“两张皮”、解决“硬融入”上下功夫。同时,要用好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充分发挥这些示范项目的引领辐射作用,带动提升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水平。

  第二,要全面加强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夯实人才培养体系的根基。武世兴介绍,基础研究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当前制约我国创新发展的一个非常关键和迫切的问题。要打牢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的根基,在课程、教材、教师、实践条件等基础要素上下功夫,建设一批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基础学科一流核心课程,开发一批反映国际学术前沿、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学科一流核心教材,吸引高校、科研院所的顶尖学者参与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发挥高层次人才“蓄水池”的育人实效;要在协同育人上实现新突破,系统推进融合贯通式人才培养,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各类实验室深度合作,汇聚大批高水平科研人员投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要在培养机制上大胆创新,探索超常规选拔机制,选拔出对基础学科有志向、有志愿、有志趣的优秀学生。

  第三,要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推进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武世兴介绍,“四新”建设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突破口和发展方向,不仅在各自学科专业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也推进了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组织模式、内容方式、教学实践创新,带动高等教育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改革。要继续推进人才培养理论创新,适应国家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化要求,促进办学主体、办学类型、办学模式的多样化,鼓励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要继续推进人才培养组织方式创新,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创新人才培养组织形式,建设一批新型二级学院或特色人才培养基地,培养特定领域人才。要继续推进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新,把“四新”教学改革成果实实在在落实到课程建设上,打造一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金课”;要继续推进教育教学实践创新,积极推动高校与产业跨界融合和破界创新,创造更多更充分的教学实践资源。

  第四,要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成人才培养新的质量标准。“创新创业教育适应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等教育理念的深刻转变,也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武世兴表示,近年来,教育部把加强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作为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举措,以举办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切入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持续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大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成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示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窗口,成为世界大学生交流互鉴、实现创新创业梦想的全球盛会。在大赛的带动下,教育部深入实施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将创新创业实践与推进产业变革紧密结合,推进人才培养规格与行业标准、教育内容与企业需求相融合,通过育人理念、培养机制、教学改革创新,让“我敢闯、我会创”成为新时代高等教育新的素质教育,推动形成新的人才培养观和质量观。

  武世兴表示,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首先是人才培养的竞争,只有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我们才能把握战略主动,加快建设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纠错】 【责任编辑:李东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