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一线教师的故事|平凡岗位上展现不平凡 对学生的爱贯穿始终-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12/26 17:19:24
来源:新华网

首都一线教师的故事|平凡岗位上展现不平凡 对学生的爱贯穿始终

字体: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近年来,首都教育改革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积极主动作为,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的迫切需求,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离不开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支撑和托举。

  教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师者,人之模范也。几乎每个从懵懂无知到德才兼备的人背后,都有老师的大量心血。

  作为首都教育工作中的中坚力量,广大教育工作者自律自强,不断精进强化专业知识,用深厚的家国情怀、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尚的师德师风“传道授业解惑”。

  篇幅有限,我们选取若干位首都广大干部教师的优秀代表,展现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平凡的业绩,体现新时代首都广大干部教师爱党爱国、敬业奉献的崇高境界和坚守教育初心、勇担立德树人光荣使命的精神风貌。

房山区良乡幼儿园李婧:用真情陪伴幼儿快乐发展

  李婧老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童心爱党的新时代儿童。先后开展了红色教育系列课程,讲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让红色教育走进幼儿园走进课堂,走进幼儿心中。

  李老师能够遵循幼儿学习特点,培养幼儿全面且富有个性的发展。结合不同年龄儿童的特点和兴趣,选择适宜教育内容,目标细化明确。活动中语言启发幼儿主动思考,把握关键教育节点,灵活施教,使幼儿在感受、体验操作中获得全面富有个性的发展。在活动不断发现孩子闪光点,做中学、玩中学、快乐游戏中学,用真情陪伴幼儿快乐发展。

  李婧老师执着坚守注重研究,发挥市级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从事幼教工作19年来,她静心做教育、精心研业务。曾多次为房山区干部教师进行区域课题现场观摩、研讨,撰写的教研论文和案例曾多次获得国家、市区级获奖并在刊物上发表。连续3年月被评为房山区教育学会先进个人,2021年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pagebreak

北京市昌平区长陵学校教师 应雪花:做一片至臻至纯的雪花

  北京市昌平区长陵学校教师应雪花在山村小学工作多。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应雪花用一片纯净的心陪伴山村孩子一起成长,用一腔热情带着孩子们走出大山。应雪花自2003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始终执教于北京市昌平区长陵学校,她说:这是一个有山、有水、有情怀的地方。

  由于山村小学教师紧缺,工作初期,应雪花承担整个学校的英语教学和大队辅导员工作。那时候,有些山区的孩子甚至不知道英语是什么,于是应雪花从创设英语环境着手,用木板水彩自制英文标识牌,印制手绘英语小手书,用废旧窗帘报纸制作戏剧道具。在2004年昌平区首届英语课本剧大赛上,这份“特色手工”,使孩子们收获了全场的掌声和宝贵的第一名。2005年,北京市举办科普英语大赛,应雪花决心给山区孩子们争取更多走出去的机会。她购买科普英语教材,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科普英语教学。最终,两名学生分获区级一、二等奖。这些从大山里走出去的孩子,使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学荣获了北京市科普英语大赛团体三等奖。

  2019年8月,应雪花远赴西藏支教。虽然家里有年迈的父母以及两个年幼的孩子,但在党员的初心与教育梦想面前她选择前行。她在逆境中励志,劳累与高原反应使她病倒住院,出院即归岗;她在课堂下苦功,进行了六方面课堂整改,并独创歌舞英语,被称为高原中的有氧课堂;她在教研上引领,倾力完成各项展示课和讲座任务,致力于变“输血”为“造血”;她在高原上筑梦,2020年5月,应雪花去拉萨市重点扶贫县尼木县帕古乡完全小学送课,她与当地老师们分享了备课思路和资源,看到老师们的专注与投入,应雪花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幸福,这就是她想为之努力奉献的地方。

  多年的工作中,应雪花获奖无数。这些奋斗的时光、稚嫩的脸庞、暖人的问候和单纯的快乐,始终让她难忘。pagebreak

朝阳区清友实验幼儿园教师 王敏:音乐启蒙,用专业点亮金色童年

  王敏老师致力于“游戏化音乐活动”的研究,她认为音乐并不是教“音乐”的教育,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作为媒介,以发展幼儿多方面能力为目标的教育。通过对音乐教学活动的研究,她深入的了解孩子的学习特点,达到了以一科通全科的目的。音乐对孩子的意义非凡,在音乐的海洋里,到处是孩子们新奇的创造,经过几年的研究和沉淀,王敏老师初步形成了自己在音乐活动中的教育特色,收获了各年龄段音乐教学的教育成果和音乐教学的精品课例。她以音乐启蒙,用专业为孩子们点亮多彩童年。

  王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认知发展水平及性格、兴趣特点实施不同教学方法:对待小班的孩子,她有着拟人化、游戏化、夸张化的语言;在中班,她利用各种游戏活动,让孩子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和遵守规则带来的乐趣;面对大班的孩子,她则是利用竞赛性的游戏,激励式的语言,引导孩子主动探索。pagebreak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学校 兰汇:以爱育爱,一路绚烂 以心换心,一路芬芳

  兰汇,北京市骨干班主任,房山区语文骨干教师,北京市中小学紫禁杯优秀班主任,房山区第八届人大代表,房山区教育系统“十大建功成才标兵”。曾获“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学生喜爱的班主任”、“房山区师德标兵”等20个荣誉称号。

  兰汇老师从教十年,始终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影响着学生。作为学科教师,她为学生创造愉悦和谐、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并以阅读滋养生命,让每一个学生爱上语文课。在班级管理中,她摸索出“莫让童真去,风拂花自开”的带班理念,携手童真,融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深受学生的喜爱和家长的信任。

  2012年毕业之际,她在城镇和山区中执着地选择了后者,以做一名山区教师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她爱学生尊重学生,呵护他们的童真,和他们做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在山区工作中,兰汇老师始终以“让山区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职业目标,立足学生视角,努力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课堂质量。她组织“小书虫”阅读和“小侦探”日记的评议活动,让学生爱上阅读,爱上表达。为了解每个孩子,九年间她走进了近百个孩子的家。每次家访时,家长们真心诚意的话语和期盼的目光都深深地烙在她的心上。

  2021年8月,她走出大山,调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房山学校,开始教育生涯新里程。这是一所新建校,班主任队伍年轻、充满活力,但经验匮乏。为迅速提高班主任专业能力,她主动申请,成立了兰汇班主任工作室,将多年育人感悟、带班经验分享给更多的年轻教师,在她的带领下,学校青年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十年间,她不忘初心,不懈努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中,兰汇作为全国教师代表参与了《我和我的祖国》的演唱活动。她执着语文教学,分别到山西太原、河北宣化做国家级展示课3节,在海淀区、通州区等地做市级研究课10余节,区级展示课20余节……

  在教育教学的旅途中,她一路探索,一路付出,一路歌唱,一路收获,一路前行!用责任和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芬芳绚烂。pagebreak

北京市怀柔区北房镇中心小学教师 刘煜:“让所有学生都享受优质的课程资源!”

  刘煜是在农村长大的,他深知农村地区的孩子们非常渴望学习前沿科技知识。在北房镇中心小学的支持下,他利用自己参加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特级教师工作室的契机,将专家资源引入乡村学校课堂。在专家指导下,刘老师和同组教师共同开发了“人工智能和编程”校本课程,课程面向全校学生,这让北小的学生享受到了和市区学生一样的优质课程资源。

  课程的实施极地大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编程成为了北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新风尚”。短短两年时间,学生们已经累计创作了2000余件程序设计作品。

  在刘煜和电教组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里爱学编程的同学越来越多,但这还不够,他深知平台对农村孩子发展的重要性。在学生们已经具备一定水平之后,他开始在学校支持下筹建“小图灵”编程社团,并积极指导学生参加教育部白名单的国家级赛事。

  通过师生共同努力,2020年“小图灵”社团的学生们第一次参加第十八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就从全国近10万名学生中突围而出,斩获了全国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9名的好成绩。2021年,在该项赛事中,又有5名学生获得全国二等奖,9名学生获得三等奖。2022年,23名学生从初赛突围而出,进入复赛,成绩再创新高。

  不仅如此,北小编程社团在市区级编程竞赛中更是捷报频传。北京市第六届创意编程和智能设计大赛中,北小独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成绩在全市位列前茅。怀柔区首届创意编程和智能设计大赛,北小包揽了小学编程赛项的前五名;第一届怀柔区“科学城”杯编程比赛,学生在低年级和高年级组两个组别均获得一等奖。

  教学质量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实效,刘煜老师通过深入调查学情、成体系教学、改良教学评价方式等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他的课堂特色凸显,并在全市范围内多次进行教学展示。

  2017年,他代表北京市参加了第五届全国小学信息技术优质课展评活动,经过基本功竞赛、说课和上课,最终获得全国一等奖。同时,在历次怀柔区教师基本功竞赛中,刘煜老师均获得了一等奖,2022年还荣获北京市第三届“京教杯”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培训和展示活动一等奖。近几年,刘煜老师共承担市级研究课10次,区级研究课7次,并在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与教育发展论坛上进行案例分享。

  教育科学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剂。近年来,刘煜老师一直注重研究和教学实践相结合,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十三五期间,主持市级课题《在小学高年级学科实践活动中培养创造力的研究》并顺利结题。同时,他还参加了2项市级课题和1项区级课题的研究。

pagebreak

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中学教师 李彩川:甘做学生成长的“护花使者”

  李彩川,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市级骨干班主任,区级骨干教师,现任北京市大峪中学语文教师,一线教育教学工作十八年,始终秉承为国育才、传承文化的教育初心。

  李彩川老师的语文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期十三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在此期间,初中学生在李老师的鼓励之下,积极参与各种语文专题活动,如传统节日自创话剧、二十四节气晨读课、写给中国古代文人的信、汉服之美等,学生在此感召之下还曾自主开发生活中的语文学习素材,切实提升了能力,提高了成绩。李老师的语文课,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第二阶段,李老师担任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这一阶段,李老师引导学生感悟经典作品中的人文情怀,在经典书籍和文献资料阅读中探究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文化深层意蕴的探究意识,开设微信公众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在李老师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尽情享受文学带来的文化飨礼,感受到逻辑思维在语文学习中的精神盛宴。

  她带班理念始终充满文化气息,兼具人文情怀。她所带班级始终秉承“我是读书人”的班级文化理念,充分发挥出语文教师带班的优势,学生们在李老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开始了“读书人”的学习生活。他们会给自己的班级起个有文化意蕴的名字——“麒尔”(麒麟才子,温文尔雅),“葩儿”(奇特美丽的花朵),“久而”(久而久之,十全十美),他们会援引《论语》中的语则作为本班的班级公约,他们会定期开设晨读课活动:“为你读书”,分享阅读的快乐与美好;“因为有你,我能更好”,感恩身边曾经帮助自己成长的老师和同学;“我的大学”,立志与励志一个也不能少。

pagebreak

密云区第三小学布艺教师 李庆柱:以传统润童心,以艺术厚人生

  李庆柱,男,200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师范)专业,大学本科。先后被评为密云区小学美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密云区师德先进个人、师德榜样,北京市优秀教师。

  2009年,李庆柱怀揣着教育梦想及满腔的热情,来到密云三小“以爱育爱 美美共美”的家园,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十三年的笔墨春秋,十三年的讲台岁月,从成立兴趣小组到布艺坊,再到布艺课程校本化,到最后形成布艺品牌,他在对挚爱的教育事业不懈追求中,收获着成功的喜悦。

  工作中,李庆柱认真钻研少儿美术教育,不断学习新知识,实践新理念,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努力提高孩子们的美术核心素养。他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进行总结,所撰写的《传国粹艺术,创布艺风采,布艺精运艺术实践工作坊案例》荣获北京市中小学生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一等奖。作为“十三五”跨学段美术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在密云区教师研究工作室成果集锦中发表优秀论文集,所上的研究课多次获得区、市级一等奖等奖项,多篇文章在《少儿美术》《教育家》等报刊杂志发表。

  课堂上,他重视对孩子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2011年布艺坊成立,如何让布艺更具艺术性?如何使课堂更生动更有情趣?是他不断思考的问题,他陆续借鉴、并深入研究了唐卡、蜡染等民族传统艺术,从形式到内容,与日常美术教学相联系,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厚实,开阔学生眼界,拓宽学生思路,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布艺坊在材料和技术层面都达到了相对稳定的水平,孩子们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时李庆柱又在思索,如何让布艺作品内涵更丰富,更有内在美、文化的根、艺术的魂?如何突破技能、技巧层面的局限,实现从传统知识视角到全面关注人的视角的转变?让艺术教育承担起更重要的使命,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全面发展。

  经过深入研究,一个关于学科整合的大胆想法在他心中萌发,把京剧人物作为手绘布艺的创作对象,可以让孩子在创作的同时,了解国粹艺术,了解传统文化。基于这样的想法,布艺坊社团转型为“京韵布艺”。

  为了了解京剧文化,感受京剧艺术独特的美。李庆柱一有机会,就带领孩子们走进剧场,看京剧表演、学京剧唱段、读京剧名篇,并且参与京剧社团的排练活动,去了解、观摩京剧故事中的人物、故事。丰富了孩子们对京剧艺术的认知,使京剧成为布艺创作的灵感源。在和孩子们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他把纯棉布变成“熟宣纸”,以纺织颜料为“彩墨”,用毛笔在布料上创作京剧水墨画。他和孩子们还拓展了布艺水墨画的呈现形式,形成了如:京剧扇子画、京剧胸牌、京剧环保袋等布艺文创产品。通过布艺在生活中的应用,使文化得到传承。让传统文化的接力棒在孩子们的手中传承下去。

  在李庆柱的带领下,布艺坊社团的学生们技艺不断提高,作品也越来越丰富。更令人感到欣喜的是,很多学生不仅自己了解传统文化,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主动的思维方式。而且还带动家长一起学习,进而带动整个社会学习。“布艺京韵”得到学生、家长、老师、领导、社会的高度关注和认可。

pagebreak

北京雷锋小学党支部副书记、校长 魏杭英:用心教学 用爱带班 用情管理

  魏航英,西城区学科带头人,原北师大二附中西城实验学校教学处主任,现任北京雷锋小学党支部副书记、校长。三十多年教学和管理中,她始终坚持“用心教学,用爱带班,用情管理”,2018年8月-2020年7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支教。

  魏航英是北京市西城区援疆教师的领队、临时党支部书记,也是和田市第三中学北京援疆工作组组长。和田三中援疆工作组的14位老师来自北京8个区县14所学校,在北京援疆教师进入年级组办公之前她结合情况提出五项工作要求。

  支教前,魏航英对工作进行了充分准备,整理所需教育教学资料。到达当地学校后,她与当地学校领导班子迅速融合,沟通情况,达成共识,提出“一年规范,两年提质,三年出特色”,为学校起草三年发展规划。她注意培养习惯抓常规,完善制度抓落实,以制度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她指导和帮助团队进行教研、教务、德育三个部门主任进行部门分工,制定岗位职责,出台一系列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制定量化考核表等,规范管理。两支队伍中只要她知道老师身体不适或情绪波动,主动送药、谈心。作为“老大姐”老师有思想问题,在工作中与其他老师有矛盾心里不痛快晚上都会找她倾诉,基本能让老师们解开心结。

  针对新进教师数量多,且普遍缺乏教育教学经验的状况,担任行政工作的同时,魏航英结合从教近30年的教育教学经验组织系列主题讲座,对班主任、中层干部、全体教师进行培训,规范教师教学行为,促进教研组长、教师、班主任三支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和专业水平。

  她与学校教研部门设计开展“师徒结对”、示范公开课等,并使其规范化、制度化。她与当地教师结对,手把手从书写教案入手,示范引领,使新教师很快进入角色。她还为多名和田三中教师安排北京指导教师,开展线上远程指导,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她经常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谈话,进行心理疏导,促其进步;与家长沟通,辅导教育孩子方法。促成学校开设特色校本课程和社团活动,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综合素养。

  魏航英向当地教育局提出开展常态教研建议,在地区教育局领导支持下牵头成立首个和田地区思政骨干教师工作室,并担任主持人,制定计划,完善制度,组织北京、天津援疆教师及当地骨干教师开展培训。她牵头举办地区课比赛,教学设计大赛,制定标准,担任评委,以赛促教。2019年6月,她申请自治区级课题《和田市初级中学分层教学分段达标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研究》,2020年6月结题,培养教师科研意识,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对老师进行培训,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用科研促进教研。

  2020年遇到疫情,她与三中校长商量应对策略,制定“停课不停学”工作方案,召开线上工作会议和专题研讨会,布置网络教学任务。开学之际专门写了一封《致新学期的你们》叮嘱学生疫情期间培养良好卫生、学习、健身习惯,并为和田地区教育局防疫工作提供所需资料。

  西城、和田三中两支援疆教师队伍中有近十名老师脱颖而出,很快成为教育教学管理骨干,九名非党员西城支教教师中有三名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北京支教老师的教学理念、授课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带动当地教师,受援学校课堂教学、学校管理更加规范,各学科教学成绩有了较大提升。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首善、实干、团结、奉献”的北京援疆精神。pagebreak

黄城根小学语文教学主任 刘娟:踏实、朴实、务实 热爱这份职业,从未动摇

  刘娟,1976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现任黄城根小学语文教学主任。曾荣获西城区优秀教师,“我心中的好老师”,课改先进个人,“青年岗位能手”和研修网先进工作者称号。

  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她便爱上这个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也从未动摇过对教师这一职业的选择。

  刘娟老师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努力发挥党员的“旗帜”作用,无论是工作中,还是生活上,都能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她一直坚守着踏实、朴实、务实的工作信条,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完成好各项教育教学任务,勇于承担学校和上级部门安排的临时性工作,自觉遵守各项教育教学法规及学校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27年来她一直在一线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有着18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从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成长为教学主任。2007、2010、2014年连续三届被评为西城区语文学科带头人,2018 、2021年连续两届被评为北京市骨干教师,2008年至今被聘为西城区兼职教研员。2009年,作为北京市小学教师基本功大赛的助赛选手,全程参与备赛过程,受到了西城研修学院的表彰,并获得区级综合和语文单项一等奖……pagebreak

北京市延庆区特殊教育中心教师 周英杰:用爱坚守特教梦想 以心倾注教育真情

  周英杰,女,1984年6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一级教师,延庆区骨干教师,现任北京市延庆区特殊教育中心生活数学教师。该同志参加工作16年,一直坚守在特殊教育教学一线,参加北京市首届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基本功展示获得一等奖,从2013年连续9年被聘为北京市特殊教育兼职教研员,连续三届被评为延庆区骨干教师。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对周英杰来说,“情”是浓浓的爱生之情;“生死相许”是对特殊教育全身心的投入。从事特殊教育工作以来,她先后四次主持市区级科研课题,4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参加市区级课堂教学评优,五次获得一等奖。曾获延庆区八达岭“长城杯”优秀班主任、延庆区“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2003年,周英杰踏入南京市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系统地学习特殊儿童心理学、特殊教育概论、感觉统合训练等专业知识。2006年,步入延庆唯一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开启了将教育梦想变为现实的教学历程。

  她初为班主任时,班里的自闭症学生派派经常用哭闹、打头等方式宣泄情绪,她的手臂上有被抓伤的痕迹、也被学生无情的推倒过,但是她观察派派、记录教育日志,掌握派派的“心理晴雨表”,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他们建立信任成为了朋友。

  周英杰以科研为伴,在破解难题的同时,努力成长为专家型特教教师。她聚焦过课改路上的包班制教学、班级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学生性健康教育等内容,带领课题组成员研究出适合学生的性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包班制下综合课程实施的具体策略、适用于学生的沟通策略等,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普遍问题,为学生的成长发展保驾护航。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周英杰用十六载的坚守和付出诠释着“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践行着“四个引路人”的使命。用爱坚守特教梦想,以心倾注教育真情,这就是她——周英杰,一名将深厚特教情怀融于点滴平凡工作的好老师。pagebreak

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 娜木拉:从大提琴演奏家到大提琴名师

  中央音乐学院附属中等音乐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作为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长和大提琴教育家,娜木拉身兼双职,长期奋斗在行政教学工作第一线,在任期间,她创新发展学校教育事业,学校多次获得北京市教委颁发的最佳组织单位奖,特殊贡献奖;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支持,培养了许多大提琴人才,多名学生毕业后在国际国内的A级交响乐团中担任首席大提琴演奏家和院校教师骨干。

  在教学同时,娜木拉也热心公益,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她经常组织学生去社区、工厂、学校、敬老院、福利院、聋哑学校等地慰问演出,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唤起学生对社会、对祖国的热爱。pagebreak

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 李晶晶:用心点亮星光,以爱滋润蓓蕾

  十九年弹指一挥间,李晶晶老师传道授业解惑之路布满了鲜花与掌声。她始终不忘“为人师表”的初心,一路耕耘一路歌,与学生一起,快乐幸福地成长。“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作为班主任,她潜心思考班主任工作艺术,精益求精,执着一份爱的追寻,她为患病同学奉献爱心;根据学生特点,制定各自的成长计划和“档案袋”;每月评选“班级之星”,在班内张榜公布,让学生感受进步的快乐。

  2021年,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强国志,她精心设计了“爱国主题”系列班会,写给时代英雄的一封信,有的同学写给祁团长,刚落笔,已热泪盈眶……同学们感受到,一切岁月静好,只因有默默奉献的英雄为我们负重前行!“爱国从我做起,支持新疆棉花”主题班会介绍整个事件,观看航拍大美新疆机械采摘。李老师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班级成为孩子成长的沃土,班级是学生的“家”。

  李晶晶老师,2020年被评为“北京市骨干班主任”,2022年荣获“紫禁杯班主任特等奖”,她尊重每一位学生,巧设情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氛围,力争使全体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心理品质都得到了发展。课后,她孜孜不倦地进行个性化指导,从不放弃任何学生。作为学科骨干教师,她通过“师带徒”活动,潜心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自己也从中收获颇丰,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pagebreak

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党委书记兼校长吕丽:手捧初心着眼长久 心怀感恩担好教育重担

  吕丽,北京景山学校远洋分校党委书记兼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从教三十余年,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学新思想,用新政策,注重师德师风建设,严控教育教学质量;来到景山远洋的四年时间里,她手捧初心着眼长久,讲原则、讲策略、讲方法、重合力;她心怀感恩,立身修德,温暖周身,担好教育重担。

  吕丽认为:在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在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的路上,改变的是教育人的观念,不变的是党的教育方针、育人的根本、教育的规律和教育人的初心,学校教育保持初心,学生成长人格健全,家庭教育回归本真,这就是“双减”给我们的最好答案。

  吕丽作为一名校长,她“长”在学校,“长”在师生中间,始终是那个让学校随时保持沸腾的人。她说,职位上的校长不是终点,在探索成为职业的教育人的路上,我们都还是孩子,需要不断生长……pagebreak

北京市延庆区第四幼儿园教师 吴蓓:她把幼教做出了“花儿” 

  爱是教育的源泉,更是做好教育的根基。班里小朋友在聊天中谈到了在特殊学校生活的哥哥姐姐,都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他们。通过共同讨论,大家决定开展一次义卖活动。他们共同制定计划、设计海报、逐班宣传,与特殊学校对接。最终挣到了四百多元钱,吴蓓把主动权给了孩子,他们小组商讨,分头行动,购买了生活学习用品等,并结合物品进行自主分类、打包、装车等一系列工作,最终将它们送到了特殊学校哥哥姐姐的手中。在那里,他们一起游戏、互送礼物,不仅传递了爱心,更传播了温暖。从教以来,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作为市级骨干教师、延庆名师的吴蓓,既关心孩子的今天,更着眼他们的未来。

  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更是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在教育学院协同创新数学pck项目中,作为负责人,她以“朴实、务实、扎实”的标准严格要求团队。由于延庆四幼加入项目较晚,为缩减差距,她引领团队自学为先,逐项突破,如切如磋。面对园所需求,吴蓓借助园本教研分享成果,带动教师共同发展,从业务提升到教学相长,如琢如磨。在结业仪式上,最终以34项研究成果华丽蜕变,得到教育学院专家的高度认可与好评,促进团队成员专业提升。pagebreak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宋振美:立德树人践行初心 春风化雨思政育人

  站上三尺讲台的二十载,宋振美已经记不清更新了多少次课堂内容、制作了多少版教学课件,写了多少页的授课讲稿。无时不备课、无处不备课,备课已经成为她的日常。

  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宋振美深入思考外语院校思政课实施的方法路径,助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积极推动具有外语院校特色的“多语种+”的“供给侧”教学改革,打造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思政课堂的红色底蕴和鲜明特色。

  在教学内容上她大胆创新,有机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适当增加中外对比、国外关于中国的新闻报道和理论研究等内容,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学生关于语种对象国与本课程相关的时事、媒体报道、理论研究等的课堂分享、课堂展示;课外接力朗读不同语种外文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各卷内容等教学环节更深受学生欢迎。

  “我印象最深的一堂课是研究讨论所学语种对象国对我国疫情防控的有关报道。”翻译学院学生杨楚峰说,“我们要根据相关报道内容总结反映我国的制度优势;对于不实的负面报道,如何从制度优势入手进行有力驳斥。最后我们不同语种的同学要进行小组研究成果的展示,宋老师全程给我们指导并做了精彩的点评。这样的思政课既贴近生活又能与专业和实事结合,我非常喜欢。”

  在教学团队建设上,宋振美担任学院教学副院长以来,通过名师培养计划的实施,不断推进“课堂—网络—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深化,提升了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为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京内有地位,全国有影响发挥了重要作用。pagebreak

北方工业大学信息学院院长 马礼

  马礼,中共党员,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市属高校学术创新团队带头人。现任信息学院院长,主讲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级计算机系统结构等课程,主编并出版《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设计》等教材4部。曾获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等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项,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奖励3项,发表学术论文91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8项。

  马礼坚守立德树人使命,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模范履行党员教师职责,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工作30年来,长期坚持一线教学、全程授课。作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团队负责人,带领团队深入推进教学研究,利用信息技术进步不断推进教学改革,课程获批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持续推进专业内涵建设,构建产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机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2019年获批教育部“双万计划”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通过工程教育国际专业认证。坚持以老带新,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和系统能力的提升,组建计算机系统能力团队,采用定期交流研讨、考核考评等方式,实现老中青结合、传帮带提升,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pagebreak

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张茂林

  张茂林,中共党员,专职思政课教师。现任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主讲本科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

  张茂林始终秉持思政育人初心使命,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优秀教师的职责与担当,积极投身思政课教学研究工作。带领学校思政课教师探索出“专题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相统一的教学改革模式,积极发挥中青年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积极开展集体备课和点评一堂课活动,整体提升了思政课教学水平。先后获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一等奖、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二等奖。多次参加北京高校新上岗思政课教师培训示范教学、北京高校思政课网络示范教学等活动,示范课生动深入,获得了业界同仁们的充分肯定。积极推动并落实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工作,加强属地联系,先后石景山区多所中小学建立共建机制,开展了系列教学研讨活动。pagebreak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教授 冯增昭

  暗红色的封皮已磨得发白,书脊处粘贴的透明胶布也打起了卷,在冯增昭的办公桌上,厚厚的英汉地质词典浸染了岁月的痕迹,也陪伴他走过几十年的科研时光。

  虽然已是耄耋之年,这位曾经“一步一个脚印地丈量了中国大地”的地学专家,心仍在山野之间。

  现年96岁的冯增昭是定量岩相古地理学的开拓者。古地理学是人类跨越时空对地质历史时期地球表层特征的探究与追寻,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的重要“指南”。在冯增昭看来,中国人常说的沧海桑田——研究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变迁,就是古地理学的魅力所在。而他就是那个“号脉”山川、研究“沧海桑田”的人。

  冯增昭曾荣获全国地质科技工作者的至高荣誉——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在退休后的20多年间,他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学,执着于提升中国古地理学的研究水平,把这一学科的学术影响力推向世界,被誉为地学领域的“不老松”。pagebreak

北京印刷学院教授 朱晓峰

  自1986年,朱晓峰一直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他热爱教育事业,业务娴熟,注意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不断提高自身育人的本领。先后讲授各类数学课程11门,教学效果优良,被学生评为“我最尊敬的教师”,并获得2022年北京市思政课程教学名师、2020年北京市优秀(公共课)主讲教师、2005年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020年北京市优秀共产党员和2021年雅昌教育(特别)奖等荣誉称号。

  朱晓峰深知打铁还需自身硬的道理,坚持教学科研两手硬。为了更好地服务首都建设,他注意结合北京发展需求开展研究工作。坚持“立项要有依据,成果要有实效,服务要有对象”的科研理念,先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项目26项,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3篇(其中核心或检索论文34篇),编写教材4部。同时,他注意成果转化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先后获得4项省部级和7项校级教学成果奖。

  作为团队负责人,朱晓峰始终坚持“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理念,积极带领团队开展学科建设,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团队的育人水平不断提升。先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评为优秀思政示范课程团队,大学数学团队评为校优秀教学团队和“三全育人”优秀育人团队;全部数学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文科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都建设成校级精品课程,且高等数学被评为北京市优质本科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思政示范课程和校级“三全育人”优秀示范课程。pagebreak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 王伟

  王伟,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她扎根教学一线30余年,承担本专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生理学》《高级生理学》《医学机能学实验》《膜片钳技术与离子通道研究》等课程,教学评价优秀,获评“北京高校育人标兵”。积极开展思政教育研究与实践,引领教师践行思政进课堂工作,带领学院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她荣获“北京市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荣誉称号,负责的《生理学》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作为副主编的《医学生理学》获校级优秀教材一等奖,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Medical Functional Experiment Manual》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奖。王伟教授重视科研成果融入教育教学中,承担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北京市自然-市教委联合资助课题重点项目,在Autophagy、AJP、Theranostics等权威期刊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科研成果曾获校级科技奖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搭建的科研平台长期向本科生开放,培养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指导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在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创新研究暨实验设计大赛中获得校级一等奖、华北赛区二等奖、总决赛优秀奖。

pagebreak

北京市第九中学 高笑旭

  高笑旭,北京九中语文教师、教科研主任,正高级教师,北京市骨干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29年,坚持每学期做一节市区级公开课,独立主持市区级课题5项。教学中,她以尊重之心,因材施教,教文育人,使学生具有可持续学习能力,成为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她积极发挥骨干教师辐射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总结教学成果,曾荣获石景山区带题授课活动课题指导专家。

  从教29年来,高笑旭坚持用最新的教学理念充实自己,用最前沿的课改考改鞭策自己,用最有效的教学策略完善自己。课堂上,她循循善诱激发学生的思考,用微笑与等待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态度,用鼓励的话语与宽容的态度让学生改正错误。

  在她的语文课上,学生们可以联想到苏轼“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的词句,可以投入于“沙子龙传与不传”的激辩,可以沉浸于海棠诗社的佳词妙句;感动于湘西“边城”纯美的爱情故事,想象于萧红儿时充满乐趣的院子……她坚定用自己的方式,去给予学生们精神滋养,把真正的信仰与情怀,传承下去。pagebreak

延庆区第一中学 于海侠

  对待事业,于海侠是冲锋在第一线的侠士。她所带的班级高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9名学生在140分以上,其中3名学生达到146分。然而她关注的,远远不止于学生的成绩。多少个基础薄弱,学习动力不足,甚至害怕数学的孩子,在她永不放弃的陪伴和鼓励下,坚持到了最后。她总是对学生说:“如果你需要,我一直在。”而学生则回复她:“在我将要放弃前是您制止了我,您就是拯救我的英雄!” 母亲节的时候,她收到曾经班上最为调皮的学生的短信:“在一中有个温馨的家,家里住着可爱的于妈妈和她43个漂亮的孩子,有的时候孩子们会不懂事,让妈妈伤心,可妈妈从来没有放弃他们。” 高考结束后,这位学生曾拿着录取通知书擦着眼泪对她说:“谢谢您,还是您最关心我,像妈妈一样。”

  于海侠带领的数学组被学校评为优秀教研组,在2021年高考中本校数学平均分超出市平均分11分,创历史新高。作为教学前辈,她更注重帮助学校培养教学新生力量。她所带的徒弟作为优秀代表做学期总结时说:“师父每晚都会给我答疑解惑,指导备课。线上教学期间,师父自己也忙得焦头烂额,但每天晚上都会耐心细致地指导我第二天教学的PPT。不仅如此,生活中师父也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我和师父说:‘您比我累多了,还总问我累不累。’ 师父的回答我记到如今,她说:‘我40多了,能受得了。你才20多岁,怕你受不了。’ 我的师父,就像我的亲人!”

【纠错】 【责任编辑: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