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青年教师周遥:万里之“遥”,北理工“催化”希望-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7/27 22:29:09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

北理工青年教师周遥:万里之“遥”,北理工“催化”希望

字体:

  “科学研究要前沿高效同时也要接地气,基础研究一定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我觉得实干是北理工搞科研的特色标签,也为我的科研方向指明了道路。”

  入校一年来,周遥不仅在科研工作上取得了突破,同时还获批了多个项目。“我要尽快融入北理工‘红色科研大熔炉’内,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用一项项科研成果诠释报国之心。”周遥说。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要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更要培养他们自身的学习能力并激发创新潜能,同时树立他们赤诚报国的信念。”谈及育人理念,周遥这样说。

  在研究生教育中,周遥坚持“让课本与实际科研工作深入结合,才能让课本真正活起来”的授课理念,在教学过程中,用最新文献做引子和指路灯,用一线科研工作者学术报告做媒介,让学生明白课本基础知识在前沿科研中的无所不在。

  本科教育是一所大学教学根基,也是一所大学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学校为了充实本科教育队伍力量,2022年9月,周遥被任命为精工书院院长助理,负责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版块,协助院长推进精工创研平台建设。她积极对接机械与车辆学院、宇航学院、集成电路与电子学院等专业学院示范教学中心,开展了四期针对大一、大二的基础科研、动手实践课程。开设了一系列特色课程,让低年级本科学生有动手实践机会,让高年级本科学生具备创新实践能力。

  为了创造机会和平台让名师专家走进北理工,与师生面对面交流,她基于精工书院“丹枫讲坛”品牌活动,邀请数位校内外优秀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就相关专业、求学历程、生活感悟、人生规划与同学们开展交流。此外,她还针对本校考研、保研同学需求,开展信息对接,为学生后续专业课学习、参加竞赛、未来科研及人生规划助力。

  “能够来到北理工这所具有浓厚育人氛围的学校,从事自己喜爱的教学科研工作,是我的幸运,我也要将多年所学传递给我的学生们。”周遥这样说。

  “周老师不仅在教学科研中让我们掌握了前沿专业知识,她与我们分享求学、人生经历,帮我们树立远大目标,帮助我们在人生之路上建立正确方向。”2021级精工书院学生杜元甫这样评价周老师。

  “在‘丹枫讲坛’讲座中我体会到了专业学科交叉融合的重要性,也了解了生物学与工学等多学科融合的发展趋势。”参加完“丹枫讲坛”后,杜元甫分享到,“周老师鼓励我们勇敢地踏出第一步,从最基础的开始,勇于探索,勇于创新,方才能有所成就。这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学习所喜欢专业的决心,让我对未来的行业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周老师非常注重培养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协调资源的能力。周老师对我们的生活也很关心,流感来临时,她提前给我们准备好药物;科研不顺利时,她会和我们随时随地细致梳理问题所在,并告诉我们为什么这样思考的原因。周老师与我们年龄相差不多,感觉亦师亦友,如沐春风。”周遥的学生、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2022级硕士李静说到。

  相比于传授固定知识,周遥更倾向于培养同学们获取知识的能力与高效的方法。每当同学们在科研中遇到的困难,周遥都会及时地给予中肯的意见,并乐于和同学们讨论一些科研思路。“开学之初,因为对电化学领域的认知尚浅,周老师会在我们入学之前就系统地为我们梳理科研中所需电化学基础,分享好的文献、讲座,并告诉我们知识之间的逻辑性。”研一新生李明慧谈到周遥如数家珍,在科研上给她树立了榜样。

  “文献是实验思路的来源”,周遥这样讲到。每当入学时,周遥就给同学们定下规矩,每天必须都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为此,她以身作则,就算每天工作到深夜,都会抽出时间学习文献,给学生们树立榜样。“周遥老师就是我们前进的榜样与动力,”李明慧谈到,“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是一件非常幸福且有意义的事情。”

  “勇担使命,珍惜新时代服务社会的宝贵机遇。要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希望更多青年人才能够将自身成长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加盟北京理工大学,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为何当初选择到北理工工作?周遥说,2021年时任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张军院士的一席话让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对北理工充满了期待。

  2021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周遥,正在面临着重要抉择。国外众多大学、科研机构、跨国公司向她抛来了橄榄枝,她都拒绝了,因为她清楚地知道,人生之路关键就那么几步,求学多年,毕业后去哪里施展自己的才华,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这里就是我心中的理想之选,我要在这里实现我的梦想,体现我的价值。”2022年初周遥毅然选择踏入北理工大门,开启了“催化”梦想之路。

  回顾在北京理工大学一年多来的工作,周遥直言,感慨良多,“作为北理工新一代青年科研工作者和青年教师,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感谢学校提供的宝贵机会和宽广平台,相信在北理工一定能够催化梦想,助力学校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纠错】 【责任编辑: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