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学者!——记北京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周宏伟教授-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9/09 13:02:25
来源:新华网

师者!学者!——记北京市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周宏伟教授

字体:

  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有这样一位老师,每一天,都会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切换,他是周宏伟,是师者,又是学者,两种角色转换自在而自然。

  三十四载辛勤耕耘 最珍视师生的口碑

  周宏伟博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现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博导、能源与矿业学院院长。他说,教师始终是他的第一身份。三十四载从教路,周宏伟凭着共产党员的赤诚,忠诚挚爱着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坚持教书育人高度融合,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同行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

  周宏伟是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教育部特色专业负责人,以及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负责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负责人。他负责并讲授的课程入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

  周宏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先后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北京高校教书育人“最美课堂”二等奖、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奖、首都教育先锋教学创新个人等殊荣,并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称号。他负责的教学成果两次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周宏伟还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北京力学会常务理事、《力学与实践》副主编、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等编委。这些荣誉,不仅见证了他春夏秋冬的辛勤耕耘,也为他赢得全校师生的口碑。

  《材料力学》一门讲了二十三年的“新课”

  周宏伟留校后教的第一门课是材料力学,这是一门出名的枯燥难懂的课,为了不让学生在课上打瞌睡,真正能听进去,他很下了一番功夫,并时常向老教师请教。

  他用心钻研教学,充实课堂内涵,把知识点的来龙去脉融入教学,剥茧抽丝地讲解,给学生呈现出立体的知识体系。从甲骨文中“力”的文字形象,到力学公式的和谐之美,从牛顿与胡克的观点之争,到周培源、钱伟长的赤子之心……一部力学科学文化史跃然而出,原本乏味的课程变得有声有色。学生们慢慢发现,材料力学课变得有趣起来。

  为了更好地解释力学原理,教室里的梁柱、墙壁、桌椅,信手拈来,都是他讲课的例子;生活中的材料力学现象和工程中的生产实际,也是课堂上必讲的内容;国际学术前沿,更是必不可少。

  课堂上,学生一个疑惑的眼神,一个细微的表情,都会被周宏伟敏锐地觉察,并迅速捕捉。他总能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节奏,调节气氛,并适当地运用幽默。

  课堂上,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周宏伟始终站着讲授,沿用板书授课。在这一点上,他有自己的考量。物理逻辑性强,手写板书能把学生一步步代入推导过程,和老师一起拆解晦涩的知识,梳理出清晰的思路。

  每堂课,周宏伟都会提前十分钟到教室,进行课前准备。即便是在外出差,他也不调课,总是提前一晚赶回北京,第二天上完课后,立马又赶往机场。200多人的大课,同学们争相抢占前排,学生们发自内心地说,“不上周老师的课,是大学生活的一大损失!”

  一门材料力学课已经讲了二十三年,作为课程负责人,周宏伟也会从年轻老师那里借鉴新思路、新方法,让这门课常讲常新。他还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技术相结合,营造全新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加深知识理解。

  谈到教学,平日里,同事眼中低调内敛的周宏伟说,“如果让听过我课的毕业生,说出在大学里印象最深的一门课,希望是我的课;说出印象最深的两门课,希望我的课是其中一门。”

 践行课程思政 润物无声

  周宏伟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按照“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的标准,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争当新时代高等教育大先生。

  教学过程中,他注重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倡导学生将自己的前途和命运服从国家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他恪守学术规范,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淡泊名利,将传授知识与塑造人格高度统一,向学生传递坚定的力量和理性的光芒,引导学生树立个人理想契合国家需求的信念。

  周宏伟积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着力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思辨能力与家国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和社会责任同向同行的合力。2001年开始,周宏伟带领教学团队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讲授《材料力学》。教学团队二十三年如一日,认真投入和无私敬业的教风得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普遍欢迎与肯定。

  在长期教学活动中,他深刻认识到通过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润物细无声,使学生心智得到提升,将有形的知识体系化为无形的培养方式。

  在课程思政具体教学实践中,他实施课程思政与高阶知识点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从老一辈力学家的生平贡献和家国情怀中挖掘育人素材,也从建校100余年来的校史中挖掘素材,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打造课程的育人功能。结合学校矿业与安全的特色,引入采矿工程中的典型力学问题,讲授老一辈科学家例如钱鸣高院士对我国矿压理论的贡献,让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树立我们自己的矿业文化自信。

  从力学史中挖掘素材,启发学生对知识点来龙去脉的思考,追求心智的荣耀。在详细推导课程重要知识点包含的计算公式基础上,引入相关科学家的重要成果。例如,在讲解梁的弯曲正应力时,周宏伟首先用板书的方式推导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然后引入伽利略、马略特、胡克、伯努利等科学家的学术贡献,从伽利略到伯努利,让学生充分理解弯曲理论发展成熟经历了近200年的历史,锤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搜集资料,开展拓展深入的研究。

  周宏伟还善于从力学公式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如他在讲解压杆稳定一章时谈到,稳定性的概念体现出为人的态度,压杆失稳表现出的三种状态即稳定平衡、中性平衡、不稳定平衡正是体现了人生的三种态度,即坚忍不拔、随遇而安、屈于困难。在讲授卡氏第一定理和卡氏第二定理的表达式过程中,尽显力学的对称之美。

  通过课程思政、课程育人,他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入课堂,深度挖掘整理了矿业、力学学科发展历史,凝练了学科的历史积淀与传统文化,梳理了矿业、力学学科的重大研究成果及其对社会的贡献,促进了学科文化与精神的传承。

  周宏伟上课效果好,赢得了学生的好评和尊重,被学生公开自愿投票评选为“我最喜爱的老师”。学生的评价认为“周宏伟的课堂内容丰富、风趣幽默,喜欢周宏伟老师的课。还评价到周宏伟是为数不多坚持板书的老师,一黑板的粉笔字可见对教育的负责。说周宏伟是学生大学生涯里最尊重的老师。”

  接续攀登 培养一流人才

  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也给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周宏伟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老师与学生同时学习一个新知识,比如暗物质,在初期的单位时间内,老师的学习效果并不如学生好。那么,老师何以成其为老师。

  这个问题,周宏伟有自己的答案。那就是掌握某一领域的学术地图,高屋建瓴地指导学生攀登学术高峰,用科学的方法,把学生培养成一流人才。教师的价值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思想的引领、视野的拓展与价值观的塑造。

  思想实验给了周宏伟广阔的研究视野,这并非真刀真枪诉诸感官的实验,它需要的是想象力。他将思想实验融入学生培养过程,从经典的伽利略重力实验,到爱因斯坦相对论思想实验,一场场关于力学科学的头脑风暴,在无边的畅想和思辨中驰骋,引导学生开拓思维,追求心智的荣耀。

  中国与世界科技的对话,需要一代代学者的接续传递,需要青年人沉心静气,接受系统的科学训练,高质量的投入时间与精力。有时候,周宏伟会和学生说,“我会告诉你学术高地在哪里,你现在和学术高地差多少;我知道一流学者是什么样的,你要想成为一流的学者,我可以帮你。”

  与精神传承同样重要的是专业传承。2017年,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能源与矿业学院为学科主体的矿业工程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2019年,采矿工程专业教学团队荣获北京市首届优秀本科育人团队。2022年,采矿工程教师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持续推进矿业工程一流学科建设,塑造独特的学院文化,让更多的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接续攀登学术高峰,是周宏伟更重要的工作。

  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积极开展传统专业的升级改造,2019年,周宏伟作为专业负责人申请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年,正式获批并招生,为了更好地培养新能源人才,他还主动担任这个新专业的首届班主任,并讲授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

  担任学院院长期间,矿业工程学科学科评估结果均为A+,两次入选“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ESI前1%的学科,采矿工程专业是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他引导学生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立足国际学术前沿,深入开展系统研究,提升创新能力。倡导学术自由,加强人文关怀,不遗余力地推荐学生,为学生的前途尽心尽力。他所指导的学生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人、中国煤炭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人、国家奖学金8人、北京市优秀毕业生4人。

  这种对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极致完美的追求,深深地感染着他的学生们。某一年的材料力学课结课之际,一位同学送给周宏伟一个手工植株,亲手缝上“周老师辛苦了”六个字,并这样写道,“上您的课,听的想的更多的是做人,您让我看到了一位学者真正的风度、严谨与朴实,未来,真的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像您一样的学者!”

【纠错】 【责任编辑: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