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苍茫识劲草,情系高原铸绿梦——记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教师董世魁-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9/10 09:50:44
来源:新华网

千秋苍茫识劲草,情系高原铸绿梦——记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教师董世魁

字体:

  走进董世魁办公室,一张张荣誉证书,一本本最新著作,还有每年那些有“温度”的无偿献血荣誉证,足以见证了他春夏秋冬的辛勤耕耘,细微之处无不彰显草原人“敦厚、忠诚、执着、朴实”和大爱无疆显担当的家国情怀。

  传道授业尽职守,守身于正有标准

  在20余年的教师生涯中,董世魁始终以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和北京林业大学的校训“知山知水,树木树人”作为师者的准则。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董世魁始终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身示范地传递科学家不畏艰辛、忘我工作的精神,先后培养了100多名硕博士研究生和一大批本科生,共同致力于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重大战略。作为北京林业大学草业与草原学院的首任院长,他不负众望,在新专业增设、高层次人次引进、一流学科的创建等方面,不断创新学院发展的新纪元。

  董世魁一直以陶行知教育家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为行动准则。无论在教室里授课或讲座,还是在室内或野外做试验,他始终将学生的关爱和尊重放在第一位,以身作则地践行“人品”和“学问”是师者的基本素养。他经常跟学生说:“一个教师一生有两样东西非常重要,即学问和人品。如果非要两者选一的话,人品更重要。因为,如果一个人连‘德’都做不到的话,学问再高也不会有什么成就。”他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做到具有高尚情操和渊博学识。

  在追求学识的道路上,董世魁要求学生做到“求真、求实”。自2001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带领研究生一步一个脚印在青藏高原上艰苦跋涉。在青藏高原“无人区”,野外条件比较艰苦,经常需要扎营露宿,可是无论条件如何艰苦,董世魁一直跟学生强调要真真切切地去实地研究考察,必须拿到第一手资料。他认为师心是德与爱的综合体。他清楚的记得和学生们在青藏高原无人区草原调查采样时,分享一瓶水、一个馒头,争抢打土钻、剪草样的场景,真正感受到了师者传递德与爱的作用和价值。

  面对思想活跃、思想还不够成熟的学生,董世魁始终怀着“仁爱之心”,像家长一样关心学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做学生的贴心人和引路人。学生生活学习上遇到困难,心情比较低落的时候,也会主动向他倾诉,他会耐心地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心理疏导,缓解精神压力。一位来自农村的博士研究生,因家庭条件不好,提出要放弃学业提前工作,以缓解家庭困境。董世魁鼓励他要坚持继续完成学业,同时每个月拿出一部分工资补贴学生,让学生少一些经济压力,以便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言传身教,董世魁希望学生们未来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也继续把仁爱之心传递下去,做到“树木树人、行为世范”,以优异成绩回报母校,这也是对他最大的欣慰。

 砥砺前行做科研,寸草丹心谱华章

  为保护青藏高原生态,探寻青藏高原的生命密码,董世魁带领他的学生们在这里艰苦跋涉20多年,累积行程20余万公里,采集草地生物和环境样品数万份。这位“视草为宝”的科学家,深深扎根青藏高原,默默从事草地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的研究与实践,为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不懈努力。他常说,“只要能让大家都重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多一些环保意识,一切辛苦都不算什么。”

  董世魁在做硕士、博士论文期间,每年带领本科毕业生在青藏高原野外蹲点5个月左右,做测定观察。在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高原做研究,辛苦异常。董世魁回忆,“我们那时候一般早上7点出发,晚上大约10点返回,风吹日晒,工作机械重复。野外没地方住的时候就支个帐篷,吃自己带的大饼,条件好的时候能煮些面条。”然而,让大家最害怕的还是意外事件,在复杂路段和恶劣天气下,爆车胎、雨雪冰雹、翻车都是经常遇到的事。他追忆了后怕的经历:“有一次我不小心从100多米的一个坡上滑了下来,下面都是石头堆。幸好不是头部先着地,要不肯定就完了。”他认为,自己是众多长期坚持青藏高原研究的一名普通科学工作者,始终坚信“只要我们付出努力,我们这一辈的环境问题就能够得到改善,就能够为下一代留一片绿水青山。”  

  功成不忘故土情,回馈桑梓赤子心

  在20多年的科研和教学生涯中,董世魁深刻认识到:薪火相传的专业师承是推动学科发展的火锚和引擎,不断求新的学术思想是铸就科研成果的燃料和动力。2023年5月,为了支撑西部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他个人捐资设立“智·兰助学基金”,帮助和政县家庭困难、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学业,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助推和政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践行恩师任继周院士“还社会一桶水”的希冀和嘱托!他坚信种子基金的设立,能起到激励和政县贫困家庭重视和强化教育的强大动力。董世魁捐资助学这一善举,充分体现了他深厚的家国情怀和赤子之心,全面彰显了贫困学子功成名就后回报桑梓的初心与担当。它必将进一步鼓舞西部地区更多学子的雄心与斗志,为推动乡村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抹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春风化雨育桃李,润物无声洒春晖。董世魁用知识和汗水,匠心培养后来人,他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对莘莘学子的关心和支持,是他们求学前进途中不竭的动力和精神之源。

【纠错】 【责任编辑: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