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心文语”校园征文|厚植廉洁文化,共创“清廉”时代-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9/13 09:32:31
来源:新华网

“廉心文语”校园征文|厚植廉洁文化,共创“清廉”时代

字体: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育部特举办主题为“廉洁润初心 铸魂担使命”的第八届高校廉洁教育系列活动。日前,新华网为该活动推出高校廉洁教育专题,通过文字、视频等多板块展示高校廉洁教育成果,现已从“廉心文语”校园征文板块中遴选出数篇深度好文,具体内容如下。

厚植廉洁文化,共创“清廉”时代

  清,如劲松一般,傲物不折;廉,如清风拂面,水波不兴。诚如东汉学者王逸斯所言,不图不义之财,不收贿赂之礼,不动法外之心。如莲一般“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于淤泥,拒为浊花,洁己身,不染心;又如同梅那般“临寒独自开”不受半点影响,纵使尘风飞雪、亦能自甘卑处以持高洁。而生逢盛世的我们,更应怀揣淡泊之心,厚植廉洁文化,让清气撒满大地。

  厚植廉洁文化,凝神聚气。回溯历史江河之滔滔,淘漉泥沙,熠熠生辉者,唯识时务清廉正之贤士,通人情不徇私情。君可知,“伏清白以死直兮”的屈原为实现楚国振兴,一身清廉在世,只可惜投身汨罗,无奈殉国;君可知“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语短长”的于谦盈着两袖清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不畏惧粉骨碎身,愿遗留清白人间;君亦可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任官时一心创造桃花源,不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后思念旧林,归隐故渊。正是这些清廉之士,用他们热烈浪漫的灵魂和与生俱来的赤子之心,来抨击不正之风,守护着那一份清廉与光明。

  厚植廉洁文化,化而行之。斟今,“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让世人远离饥饿,坚守清苦,禾下乘凉梦,享誉中外。风吹麦浪,是他灵魂的回响,今饱食者当常忆袁公;“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屠呦呦一生与青蒿结缘,条件恶劣攻坚克难,以身试药力排众议,力求荣誉集体共享。寻得一株济世草,挽救无数人性命。他们从未沉溺于名利,正相反,当困难降临之时,他们总是走在最前面独当一面,报答国家之任他们义不容辞,守住心中的一方净土,赢得身后传世芳名。如果不是他们,心怀理想和信念,将其化做前进的动力,又怎会有如今安定的生活。身为当代青年人,我们是未来时代建设的参与者,是未来的缔造者。因此,我们的身上肩负着青年的责任,在时代的高速发展中,更需要青年的力量,践行着清廉之路。然青年更要“清廉”,青之“清廉”,其光彩无限。

  厚植廉洁文化,弘扬正气。我们在生活之中,往往会遇到各类名利的诱惑,但只有坚守本心的人才能化狂风为清风,化名利诱惑为粪土,守住心中那一片平静的湖面。

  以吾观之,清廉即不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是德行之清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树人之清廉;“两袖清风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是为官之清廉。静而不染,方可致远,“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子如是说。严于律己,立个人之标杆,不败不染,树家国之正气。潇潇君子骨,灼灼赤子心;吾辈青年,更应清廉。“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吾辈青年应心净不染,在墨香翰深之屋,透华夏观己;当心境不染,以少年之躯,破人生之壁;需心窗不染,以发展的眼光,启未来之华章。吾非能有博古通今之所学,仍知为己之即己之,非己之不可强,如是而已。吾有志,纵有瓢泼大雨仍不改吾心,虽历艰难困苦亦难改吾志,遂相由心生,而影不随风动,知不可不慎之,不可不语之,不可不以心往之。愿我们共清风明月,顺应时代号召,不败不染,让莹莹之火照亮宏图。

  古往今来,历史洪流滚滚向前,波涛汹涌,不少时代的弄潮儿争做中流砥柱。这是转瞬即逝的机遇,是山高水长的挑战,是光芒万丈的舞台,是高手云集的战场。这些人和光同尘,与时舒卷,以己之力,去抵挡时代涌来的巨浪。他们或出生名门望族,或植根盈尺之地,亦或来自五湖四海,但他们的思想与信念都高度统一着,即清廉初心永不改,炽热丹心报国家。

  和煦廉风拂庠序,桃李不言自成蹊。青年一代的我们,应廉正自律,非分之利莫伸手;警钟长鸣,前车之鉴当三思。我们生逢千帆竟渡的时代,身处莘莘学子的校园,以廉洁之袖,拂污浊之世。吾辈青年应心净不染,在墨香翰深之屋,透华夏观己;当心境不染,以少年之躯,破人生之壁;需心窗不染,以发展的眼光,启未来之华章;厚植于廉洁文化,开创属于吾辈青年的“清廉”时代。

【纠错】 【责任编辑: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