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赛”场上,能工巧匠同台竞技-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9/20 09:35:0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国赛”场上,能工巧匠同台竞技

字体:

  原标题:4045名选手亮相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现场,比拼绝技绝活——“国赛”场上,能工巧匠同台竞技

  9月1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天津开赛。本次比赛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图为参赛选手在进行工业机械项目的比赛。刘东岳摄(人民视觉)

参赛选手在进行美发项目的比赛。刘东岳摄(人民视觉)

  9月16日至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天津举行,4000余名技能健儿同场竞技。

  作为中国赛事规格最高、竞赛项目最多、参赛规模最大、技能水平最高、影响范围最广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本届全国技能大赛现场,各路技能高手同台竞技、一展风采,呈现一场看点十足的盛会。

  看比赛:大赛项目多、科技感强、观赏性高

  小心翼翼划线、钻孔,保证维修零件精准安装;巧妙设计道具、背景,将商品完美展示;噼里啪啦,将一行行代码敲进编程软件,一个人就是一支团队……赛场内,选手们紧张专注,在几天时间内接受一场场速度与专业、耐心与意志的考验。

  “考验真功夫!”“不愧是国内最高竞技水平!”赛场外,一些慕名而来的观众对能工巧匠称赞不断。

  从助力智能制造的工业4.0、云计算项目,到颠覆传统生产方式的增材制造项目、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全媒体运营项目,再到服务美好生活的烹饪、花艺、时装、社会体育指导(健身)项目……大赛现场浓缩着社会百行千业的发展与风尚。透过它们,既能领略大国重器的匠心打造,也能感受生活场景的技能之美。

  “本届大赛第一个看点是赛事精彩纷呈,内容新颖丰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说,大赛项目多、科技感强、观赏性高,在保留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开拓新领域、新赛道。

  ——赛项“上新”亮点多。大赛共设109个比赛项目,其中,世赛选拔项目与世界技能大赛保持一致,共六大类62个项目;国赛精选项目47个。与第一届大赛相比,本届大赛国赛精选项目数量大幅增加,重点增加了20个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类赛项,如全媒体运营、互联网营销等,同时新增智能制造工程技术、集成电路工程技术等5个专业技术类竞赛项目。

  王晓君说,这些赛项对于增强新职业从业人员的社会认同感、促进就业创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更加符合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趋势。

  ——热点赛项数量攀升。哪些赛项参赛热度最高?互联网营销、网络系统管理、健康照护、汽车维修、电工项目……本届大赛共有9个竞赛项目覆盖所有省份代表团,比第一届大赛增加了2倍,说明这些项目应用广泛、从业人员较多。覆盖28个以上代表团的竞赛项目有78个,占全部项目的71.6%。所有比赛项目均服务于实体经济。

  一张纸巾有多少种折法?锯金焊银的工艺要求有多高?直播“上链接”背后需要哪些超能力?刮腻子考验哪些真功夫?网络上,技能大赛中技艺和“门道”也持续引发网友的讨论。据了解,本届大赛所有项目均开设“云观赛”,观众可以到现场或直播观看比赛。此外,一场场绝技展演、技能交流活动也吸引了场内外不少观众驻足。

  看选手:老中青三代、博士硕士技工同台竞技

  “这么年轻!”比赛现场,常能看见不少稚嫩的面庞。家具制作项目选手李新颖就是其中一位,她刚过完16岁生日,是本届大赛年龄最小的选手之一。

  最早接触比赛时,李新颖只觉得好玩,但随着了解不断深入,她意识到自己对家具制作的热爱。作品中零部件尺寸要精确到0.5毫米,每个榫卯都要一丝不苟,她也养成了随身携带卷尺的习惯;日常训练常常是早上8点前开始,晚上9点多才结束,一个学期也回不了几次家。“虽然训练艰苦,但因为喜欢,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李新颖说。

  对全国各地的选手来说,全国技能大赛不仅是一次比赛,更是相互学习、切磋技艺的好机会。本次大赛的4045名选手,经历各级技能大赛层层选拔,从数十万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代表了相关项目的国内最高技能竞技水平。

  今年大赛参赛选手有哪些特点?

  看年龄,年轻选手是主体。本届大赛全部选手平均年龄26.4岁,较第一届大赛增加4.6岁,30岁以下的选手占67%。其中世赛选拔项目选手平均年龄19.6岁,在一场场角逐中,观众可以看到未来世界技能大赛健将的风采。国赛精选项目规定在职职工或者行业从业人员参赛,选手均是各行业顶尖的行家里手,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16岁,横跨老中青三代的同台技能比拼看点十足。

  看身份,职工选手更多。参赛选手中职工2189人,占比达54.1%,比第一届大赛增加7.6倍。23岁的飞机维修项目选手步凡吉,是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最年轻的专业铆装钳工。步凡吉儿时就怀揣航空梦想,到了工作岗位上,从理论到实训学习、上手操作,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仅用一年时间就成为车间里最年轻的专业主手。他之前就憧憬着在大赛中亮出绝活,这次参加比赛,更感受到“来自国赛的历练”“未来工作目标和方向更明确了”。

  看学历,高学历参赛选手大幅增加。本次大赛参赛选手中,有博士25人、硕士546人、本科1131人。在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工业机器人、数字建造、物联网、集成电路等相关比赛项目中,都能看到他们身影。“既然选择成为选手,就意味着选择了挑战,不断磨练自己的专业技能,去追逐梦想和成就。”一位参赛选手说。

  王晓君介绍,高学历参赛选手多数集中在新职业和数字技术技能领域,“表明技术技能融合发展的大趋势,对不同学历层次人才技术技能水平提升的需求加大。”

  看发展:政策加力,培养更多大国工匠

  从新能源汽车、直升机、数控车、重型车辆等比赛设备设施、相关技术保障支持,到选派选手参与相关赛项的竞技角逐,再到现场发掘能工巧匠的“好苗子”,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现场有不少企业的身影。

  本次大赛中,中国石油派出21名选手参赛,与各路技能精英同场竞技。“目前集团公司共有近60万操作技能人才,占员工总量的55%。”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侯占宁说,中国石油坚持将高技能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截至目前,已有200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广大技能人才正在一线生产创新创效中持续创造价值。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无论是一颗小小螺丝钉的打磨还是大国重器的上天入地,无论是传统手艺的传承还是现代服务的创新,都离不开技能人才的巧艺匠心。

  人社部数据显示,经过努力,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6%以上;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30%以上。各行各业的技能人才活跃在生产服务一线和技术创新前沿,成为引领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背后,是技工教育稳步发展。

  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551所,其中技师学院532所,高级技工学校307所,技工学校1712所。在校生445万人,当年招生166万人,开展职业培训616万人次,毕业生120万人。

  “正是因为坚持就业导向,按照市场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同时强化校企合作,培养企业特别是先进制造业最需要的技能人才,技工院校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6%以上。”王晓君说。

  这背后,是技能人才发展通道不断畅通。

  去年,原有的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从五级延伸为八级,向上增加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向下增设学徒工——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许多技术工人突破职业“天花板”,当上特级技师、首席技师,一批初出茅庐的学生也打开了事业发展新天地。

  这背后,是技能成长平台不断丰富完善起来。

  看技能培训,“十三五”时期,全国共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近1亿人次,一批批计划和行动给广大劳动者送去了技能和实惠。看技能竞赛,以世界技能大赛为引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为龙头的中国特色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不断完善,每年有上千万人参与各类竞赛活动,在学习、训练、比赛中磨练本领。

  本届大赛中,有选手在采访中谈道:“通过赛前集训,技能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越来越能感受到技能的魅力。”校企联合、政策加力,更多未来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成长起来,持续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夯实人才基础。(记者 李婕)

【纠错】 【责任编辑: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