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梅芳:构建信息化背景下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为美丽河北贡献智慧和力量-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3/25 17:01:04
来源:新华网

石梅芳:构建信息化背景下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为美丽河北贡献智慧和力量

字体:

  新华网西安3月25日电 21日,以“科教兴国魂 共筑强国梦”为主题的2024高等教育与就业发展论坛在西安举办。论坛由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指导,新东方大学生学习与发展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校企合作委员会联合主办,旨在搭建校企深度交流与合作平台,共同探索协同育人新模式,为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贡献新思路,汇聚新动能。

  论坛现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石梅芳接受采访,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

  石梅芳介绍,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培养工业人才的高等学校之一,1929年改称河北省立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学校1996年跻身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4年由河北省、天津市和教育部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新一轮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20余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兴工报国”办学传统和“勤慎公忠”校训精神,形成了“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30余万名优秀毕业生。

  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2年6月,教职工110人,承担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公共外语课程。目前,学院共有英、日、法、俄、韩5个语种,英语、日语、法语3个本科专业,其中英语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日语和法语是河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同时招收翻译专业硕士,开设英语笔译和日语笔译方向。

  作为地方高校,河北工业大学一直非常重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2023年3月,河北工业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推出了《服务’经济强省 美丽河北’行动计划》,提出在“未来五年,学校将紧紧围绕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需求,整合校内外资源,努力构建起信息化背景下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和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新生态,用创新成果驱动中国式现代化河北篇章落地见效,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智慧和力量。”

  石梅芳表示,今年3月,“服务河北行动计划”已经实施一周年,学校全力以赴找准星,千方百计解真题,合作联动谋共赢,全面推进服务“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行动计划向纵深发展。

  找准星就是充分发挥河北工业大学的学科优势,明确服务对象,精准对接地方发展需求。石家庄创新研究院就是学校与石家庄市人民政府、鹿泉区人民政府精准对接的成果,紧紧围绕省会主导产业发展需求,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产业,创新团队入驻,师生与高新企业开展联合攻关。“石家庄之外,学校还与唐山市、沧州市等等地方政府共建机器人、绿色化工等8个产业技术研究院,选派科研团队常驻,为当地企业提供产业转型支撑。同时学校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区位特征和学科优势,与京津冀企业签订横向合同400余项,助力新技术在河北省落地转化。”

  解真题就是重视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毕业设计“真题真做”,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石梅芳介绍说,在“服务河北行动计划”发布之前,学校一直常态化开展“走百县、访千企、解万难”活动,聚焦区县政府和企业需求,为企业解决实际难题。通过搭建“点线面结合、校企县联动”的县域特色产业科技服务平台和服务网络,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和支持,推进企业创新发展。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增加带薪实习岗位,将解决企业难题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由企业“出题”,教师指导学生“解题”。学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的联合指导下,开展研学攻关,完成自己的“本科毕业设计”,为合作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真题、真做、真用”。

  石梅芳以外国语学院为例介绍说,通过走访百县,学院了解到了地方在教育、文旅、语言服务等方面存在巨大需求,在过去几年,通过签订语言服务横向课题、为展会提供志愿服务或为企事业员工提供培训方式,既提高了师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也充分发挥了外语师生的语言优势。人才培养上,学院也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相应的调整,比如英语专业与法学专业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日语专业聚焦“医疗护理”,翻译硕士在“工程科技方向”的基础上,与学校优势学科相结合,聚焦“医工交叉”,培养符合国家战略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涉外人才。

【纠错】 【责任编辑: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