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四十载 培根铸魂担使命-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9/09 20:55:02
来源:新华网

躬耕教坛四十载 培根铸魂担使命

字体:

  教育家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师道文化,同时也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精神风貌。正逢第40个教师节,新华网联合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推出北京优秀教师实践案例,用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叙述,分享北京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们的从教经历和他们对“教育家精神”的深刻理解。

  王志民,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作为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优秀教师,王志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严格践行“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要”标准,四十余年如一日坚持耕耘于思政课三尺讲台、奋战在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研究宣讲阐释前沿,桃李满园,成绩斐然。

  坚守初心 培根铸魂

  王志民自198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就选择将做一名思政课老师作为一生的职业。工作期间,他多次拒绝看起来可能更有前景的升迁机会,在思政课教学一线默默耕耘。他表示,思政课教学与研究是他的初心和使命。40余年来,他主讲过十余门思政课及与思政课相关的通识课,平均每年授课300课时以上。他把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和家国情怀作为课堂教学之魂,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引导学生做有眼界、有格局、有家国情怀的时代新人。王志民的课程非常受学生欢迎,学生评教多年来均为优秀,学生满意度屡屡排在全校前10%,王志民荣获北京市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首批学科带头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2024年被学校推荐为政府津贴专家等多项荣誉。

  亦师亦友 春风桃李

  课堂内外,王志民与学生们结下亦师亦友、亦师亦父的深厚情谊。王志民秉持课比天大的教书育人理念,以学生为先,在学业、生活、就业等多方面对学生倍加关怀。他坚持每天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要求学生“在马研马,在马信马”,他告诉研究生学习重在“研究”,也常通宵达旦为学生修改论文,坚持雷打不动地每两周一次主持研究生学术沙龙。他还多次出资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在腿部意外重伤无法行走的情况下,依然克服困难坚持到教室上课。王志民指导的本科生获得过挑战杯一等奖,指导的硕士生和博士生多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校研究生十杰等,指导的博士任职于双一流大学,硕士就职于外交部、华为等单位,均抱有拳拳赤子之心,为做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而不懈奋斗。王志民本人多次被学校评为育人标兵、十大优秀研究生导师、教学科研突出贡献奖,获得北京市教学比赛第二名。

  研究阐释 服务家国

  王志民坚持教学与科研并重,以社会服务为己任。在“一带一路”为主题的研究中,他共发表学术论文近200篇,累计出版“一带一路”相关专著五部,主持和重点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教育部社科等研究课题30余项。他任多家杂志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来华留学生“一带一路”创新发展中心导师等社会职务,多次被评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对外宣传之星”。

【纠错】 【责任编辑:岳祥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