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栏00
  • 清华大学是中国乃至亚洲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长达百年的办学历史中,14名两弹一星获得者、600余名院士从这里走出,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赵元任等一大批学术巨匠曾在此执教。
  • 恰如清华园工字殿内对联所书——“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任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2016高招清华标题栏01
2016高招清华标题栏背景
清华大学一直以来坚持的招生原则就是"综合评价、多元择优、因才施招、促进公平"。响应中央号召,促进教育公平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理念。我们通过政策优势和招生教师的努力工作帮助学子圆梦高校和圆梦清华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 详细>>
2016高招清华标题栏02
2016高招清华标题栏背景
对这些来自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学子而言,困难不仅仅是进入顶尖高校,更困难的是在顶尖高校中继续保持中学阶段的一贯优秀,保持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以及扩大视野、改变认知习惯等等。因此,清华大学高度重视对农村贫困学生的选育衔接,入校后给予他们特殊的关注。 详细>>
2016高招清华标题栏03
2016高招清华标题栏背景
新雅书院是清华大学在2014年建立的一个住宿制的文理学院,以往招生通过校内二次招生的方式,也就是说在已经入学的学生中进行招选,但是今年做了调整,今年首次面向高考统招投放招生名额,并且首次在领军人才选拔招生中投放名额。 详细>>
2016高招清华标题栏04
2016高招清华标题栏背景
今年自主招生报名情况和往年一样火热,也可以看出考生对清华大学的认可。目前自主招生仍处于申请材料的审核阶段,清华大学在2016年的自主招生分为三大类型,这三大类型都注重考生在学科特长、创新潜质方面的能力与潜力。 详细>>
2016高招清华标题栏05
2016高招清华标题栏背景
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自主招生的定位,自主招生主要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在操作时针对自主招生首次放在高考后的新情况和新形势,清华大学克服种种困难在全国开设30个笔试考点供考生自主选择,并与其他高等高校的时间错开,这就给了考生充分的选择权,给考生更多的机会。 详细>>
2016高招清华标题栏06
2016高招清华标题栏背景
我们认为先选大学后选专业有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大学是考生与社会之间衔接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我们所讲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包括我们所提到的领导力、创造力、分析力,实际上都是在大学期间养成的。 详细>>
标题栏000

Q: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更加关注教育公平,具体来讲包括随迁子女的招生、随迁子女就学,包括偏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的招生,那我们清华大学在这方面今年有什么样的举措?

A: 首先,清华大学一直以来坚持的招生原则就是"综合评价、多元择优、因才施招、促进公平"。响应中央号召,促进教育公平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理念。我们通过政策优势和招生教师的努力工作帮助学子圆梦高校和圆梦清华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

具体而言有三项措施:一是自强计划。清华大学自2011年开始实施自强计划,在国内高校中率先提出面向贫困地区的定向招生计划,在随后这几年过程中我们一年上一个台阶,实施范围逐步扩大,现在已经扩大至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及县以下高中招收德才兼备的学生。同时,我们也考虑到偏远地区学生受教育的实际情况,除了笔试、面试这些环节以外,我们还通过专家组对候选人进行实地考察。这里有一个数据,2015年共有168名考生获得了自强计划的优惠认定,最终86名考生成功圆梦清华。

二是国家专项计划。2011年教育部出台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的专项计划,对于具有贫困地区户籍和当地高中三年学籍的学生实行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进行招生录取。2012年清华大学国家专项招生计划30人,2013年增加到60人,2014年增加至不少于250人。国家专项计划与自强计划招收的学生人数加起来已经超过我们学校年度招生计划总数的10%。三是合理调整分省的招生计划。多年来我们在制定分省招生计划时向高等教育欠发达且生源数量相对较多、升学压力较大的中西部地区以及农村地区倾斜。比如安徽、江西、山东、河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和甘肃等11个中西部地区,这里面包括了人口大省,而且还有农村生源大省。

我还要给大家报告一个数据,在2015年最终录取的3300余名清华新生中,来自县以及县以下中学的考生比例接近总招生人数的1/4。此外,对于我们而言招生工作实际上仅仅是第一步,真正的功夫要花在后续培养上面,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招培相结合,我们将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学生招进清华后,除了让他们迈进顶尖高校的大门,更多的是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所以我们清华大学高度重视对农村贫困学生的选育衔接,入校后给予了特殊关注,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以帮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这不仅仅是在学习上的融入,还包括视野、认知、习惯等各个方面的融入。不仅仅是在物质上的支持,还有在精神上的关怀。例如,我们通过绿色通道、提供助学贷款和生活必需品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资助全部资本费用,在校期间安排勤工助学岗位减轻求学和家庭的负担,同时提供企业参观、名师沙龙等多种机会为这些学生开阔眼界提高全方位的能力提供各种条件。

Q: 最近两年我们也在关注的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式,2014年文件出台后我们清华大学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A: 201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一文件,文件中关于改革招生录取机制的举措一共有五点,其中与高校直接相关的有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二是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

从我们的工作来讲,在自主招生的完善和规范方面,首先,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自主招生的定位,自主招生主要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在操作时针对自主招生首次放在高考后的新情况和新形势,清华大学克服种种困难在全国开设30个笔试考点供考生自主选择,并与其他高等高校的时间错开,这就给了考生充分的选择权,给考生更多的机会。二是在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方面,进一步加强招生委员会的建设,设立本科招生委员会,成员包括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等等,以进一步提高本科招生工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保证本科生招生的质量。

Q: 2016年我们高招工作相较于之前有哪些比较明显的变化需要提醒我们今年的应届考生?

A: 实际上招生从大学来看是人才培养的第一步,招生政策的制定应该紧密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2016年的招生政策,我们认为也要体现学校在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方面的成果。大家知道,清华在进行深化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在完成人事制度改革后也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我们的招生工作、招生政策也应该反映这样的一个改革成果。

查看更多>>

具体而言。在2016年大家可以关注的是我们新增了新雅书院的招生,新雅书院是清华大学在2014年建立的一个住宿制的文理学院,以往招生通过校内二次招生的方式,也就是说在已经入学的学生中进行招选,但是今年做了调整,今年首次面向高考统招投放招生名额,并且首次在领军人才选拔招生中投放名额。

新雅书院秉承渊博雅正、器识为先、传承创新的办学理念,以通专结合、学科交叉为导向,具备文理相长、通专融合、自择专业、跨越发展的办学特色。学生入学时不分专业、第一年以在学院的“教育特区”接受小班教育为主,一年后根据个人能力和志趣自主选择在清华大学的任何专业学习方向进行专业学习。课程设置分为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按照学分制管理,实行四到五年弹性年限,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学习方向最后授予的是相关的文、理、工、法、艺术等相关学士学位。

Q: 我们在学科设置方面今年有没有相关变化?

A: 我们要在招生过程中反映出我们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成果来,所以大家知道,在清华以前的招生过程中,我们有一些大类招生的类别,比如我们的文科实验班、理科实验班,也包括航空航天类的大类招生。在这方面我们将进一步推动相关工作。

Q: 我们了解到清华大学今年的自主招生报名已经截止总共收到大约8000多份材料,今年自主招生到现在为止进展到什么位置了?

A: 今年自主招生报名情况和往年一样火热,也可以看出考生对清华大学的认可。目前自主招生仍处于申请材料的审核阶段,清华大学在2016年的自主招生分为三大类型,这三大类型都注重考生在学科特长、创新潜质方面的能力与潜力。第一类是研究创作类,招收在科技发明、研究实践、文学创作、创意创新等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第二类是突出才能类,招收在语言、逻辑、智力、记忆、国学等方面具有特殊天赋或才能的学生,例如人文学院的经学班、出土文献班等;第三是学科奥赛类,招收物理、数学、化学、生物、信息等学科具有学科特长,且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不同类型的舞台适合不同特点的考生,期待优秀学子能在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Q: 您在最开始给我们提到了咱们招收的自强计划的考生实际上是从2011年开始的,我们一算这个日期第一拨同学已经毕业了,我们有没有跟踪这拨同学毕业后的走向?

A: 实际上我们前面也提到对于贫困地区的考生而言招进清华仅仅是第一步,真正功夫还是要花在后续培养上。对这些来自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学子而言,困难不仅仅是进入顶尖高校,更困难的是在顶尖高校中继续保持中学阶段的一贯优秀,保持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以及扩大视野、改变认知习惯等等。因此,清华大学高度重视对农村贫困学生的选育衔接,入校后给予他们特殊的关注。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第一届自强计划招收了5名学生,他们在去年全部顺利毕业,并全部选择在国内外继续深造,踏出了人生路上坚实的第一步。第二届自强计划中有一名叫矣晓沅的学生,曾在6岁患上了类风势性关节炎,10岁病发双侧股骨头坏死,从此再也不能站立起来,只能靠轮椅生活,面对家人和朋友的细心关照,这位同学用努力学习表达对这些亲人和朋友的感谢。在大三结束的时候,他的成绩排名已经从大一时的年级第69名提升至年级第9名,大四更是拿下了清华本科生的最高荣誉,每年只评选10个人的特等奖学金。所以从整体来看自强计划的学生通过自身的勤奋与努力,在校表现与其他学生并没有明显差异,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些学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为国家、为民族做出应有的贡献。

Q: 在面临人生这种高考重要抉择时,还是需要更加理性和务实,有梦想不怕,但是如何把梦想和现实相结合,您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建议给我们今年的应届考生?

查看更多>>

A: 对于每一位年轻朋友来讲,有梦最美、希望相随,我们希望每个人能够圆自己的梦想。主持人提到如何将自己的梦想与现实相结合起来,对于这些考生来讲,现在是面对了一个最重要的人生选择,在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我想对这些考生提两方面的建议。一是关于先选大学还是先选专业的问题,我们认为先选大学后选专业有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大学是考生与社会之间衔接的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我们所讲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包括我们所提到的领导力、创造力、分析力,实际上都是在大学期间养成的。也就是说大学期间是这“三观”和“三力”养成的重要时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的人生轨迹,而且这种影响是长期的,是深入骨髓的,至于专业方面的素养、技能和知识结构也很重要,但往往本科期间的学习并不是很深入,后面还有研究生阶段会更加深入地进行某一专业领域的研究和学习。

在本科阶段除了自身的专业学习之外还有双学位、辅修学位以及转换专业等二次选择的机会,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讲选择一个大学实际上是选择一个大学的文化、选择一个大学的价值观,我个人认为在选专业和选大学方面应该是大学优先先选大学。二是在专业选择方面,建议大家选对的、选适合自己的,而不应该随着大溜选所谓的“贵”的,就是我们所说的要选对的别选贵的。

什么是对的呢?就是要选适合自己学习的,自己感兴趣的,有潜力的这样一个专业的选择,不要随波逐流,不妄自菲薄,不要跟风选这些所谓分数高的、热门的专业,在专业选择的过程中,清华大学在每一个省、直辖市都设有专门的招生组,我们配备了大量的招生老师和招生志愿者,为大家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工作,欢迎大家随时跟这些老师和志愿者联系。

Q: 我们看到在4月7日2020年将实施新的高考制度的改革采用“3+3”策略,这对清华未来在招生方面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A: 首先我们要认真面对北京市以及其他省区市的高考制度改革,在应对的过程中,对我们的招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我们要做进一步的评估。但是无论是何种改革,最终,对大学而言,它希望招收到适合自己的学生,招收到优秀的学生,改革本身不会影响我们为这些考生提供相应的服务,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他们能够圆自己的梦想。

大家可以登陆http://www.tsinghua.edu.cn/publish/bzw/进入我们本科招生网,大家可以随时查阅,同时欢迎关注"清小华"微信公号,大家可以通过订阅公众号随时了解各项招生信息。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