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6/ 15 08:14:39
来源:光明日报

毕业生“慢”就业,“多想一步”会浪费时间吗

字体:

  慢就业:权衡利弊有妙招

  是选择继续等待、观望还是“将就”?是接受“慢”的未知还是暂时迎接现实的妥协?即将进入6月,毕业时刻越来越近,是否该“慢”成为一些去向未定同学的选择题。

  “我觉得现在很多学生还是存在跟风现象,尤其是对于去考研、二战考研的学生受到周围同学和家里的影响还是非常多的。根据我们统计,其实没有进考场或者考了一科就跑的学生比例还是很高的, 这些学生应该想一想自己的优势,多想几步,否则还是会耽误自己的时间。”张继伟表示。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合‘二战’,还是要慎重考虑,比如自己考研的目的是什么?能否承受相应的心理压力?如果考研是因为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或者不想走出‘温室’,不想进入职场,可能就要重新审视这个选择了。”屈文谦表示,“通过慢就业来逃避就业,这种情况我们是不鼓励的,还是希望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就业。高校毕业生人数一年年在增加,就业压力也在增大,逃避解决不了问题,直面困难、提前做好规划、做好准备才能更好地应对。”

  “如果家庭和个人经济条件允许,在没有‘理想’的职业机会时,采取‘慢就业’模式,等待更好机会,应该没有问题。可是,如果在经济方面的积累和支持不足,就应该降低预期目标,选择‘次优’或‘再次优’。”北京师范大学战略人才研究中心主任、政府管理学院教授王建民分析道,“其实,职业选择并没有优劣之分,只是自己的认知不同。从基础的职业起步,了解基层,体会劳动的不易,反而有助于历练自己,打好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基础。如果有相应积累和支持,可以利用‘慢就业’时间多争取学习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

  有专家还表示,学生“慢就业”现象其实对于高校在制度建设、就业育人方面也有新的启发。例如应当将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体系,普遍开展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通过教师谈话引导、家校联动、朋辈扶助等措施加以引导,提供更为精准的个性化服务。

  李虹表示,针对“慢就业”的学生,学工部老师会一对一与其沟通了解情况,学生群体“研友会”也会提供互助,学校会为他们提供自习室、开放学业分享中心,让他们在冲刺备战时能有安静复习的环境,稳定情绪和心态。“我们还联合班主任和教务对学生做评估,对于考研希望不大的同学会做一些思想工作,给他们定点推荐一些岗位,还发动校友力量内推。我们也建议‘二战’的同学保持同课题组老师联系,让他们在备战期间也能接触到科研,而非完全回到家中‘两耳不闻窗外事’地备考。”

  王建民认为,目前的本科四年学制规定、传统观念、家庭和社会压力等,都对学生选择“慢就业”有影响。“如果学生选择‘慢就业’,学校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也可借鉴国外大学的经验,在学习年限上更加弹性化,政策上允许办理休学创业、再复学,或者通过业余时间学习继续完成学业。”(记者 周世祥 杨飒)

  链接

  ●教育部:做好政策性岗位招录高校毕业生工作

  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做好政策性岗位招录高校毕业生各项工作。

  公务员招录方面,中央组织部、国家公务员局将考录时间提前约2个月,将于7月基本完成。

  基层就业项目方面,“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均陆续启动。

  大学生征兵方面,教育部配合国防动员部启动“一年两征”征兵改革,第一次征兵已基本结束,第二次征兵报名已于4月开始。

  国企招聘方面,教育部会同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正在举办第二季“国聘行动”,目前已累计提供岗位58.9万个。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方面,会同人力资源社会和保障部指导各地做好教师招聘工作,预计于8月基本完成。

  今年升级推出“24365智慧就业平台”,会同社会招聘机构,已累计向2021届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信息1451万条,投递简历3763万人次。会同人社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国资委等15个部门,共同组织专场招聘会40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信息342万条。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王琦 】
阅读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8651211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