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4/ 16 08:05:57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翻译家许渊冲:一生“诗舟”播美,百岁仍是少年

字体:

  北大畅春园,每至深夜,总有一盏灯亮起。

  那盏灯,属于翻译家许渊冲。

  它陪伴着他,在一个又一个黑夜,徜徉于唐诗宋词和莎士比亚的世界;

  它更陪伴着他,以笔为桨撑起生命之舟涉渡时光之海……

  2021年4月18日,许渊冲先生将迎来自己的100岁生日。

  也许有人不了解他,也许有人因热门综艺《朗读者》知道了他。

  他是谁?

  生于军阀混战的乱世,炮火中求学于西南联大,27岁留法,30岁归国;

  钱钟书的得意门生、杨振宁的同窗挚友、俞敏洪的授业恩师;

  首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北极光”的亚洲翻译家……

  这一堆“标签”都不如他在名片上印的简单直接:

  “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北京大学 许渊冲

  有人婉言相劝:这会不会显得“不谦虚”?

  他理直气壮地回应:“这是实事求是!我的名字比名片还响!”

  是的,他有十足的底气——

  因为他,中国读者认识了于连、哈姆雷特、包法利夫人、罗密欧与朱丽叶……

  因为他,西方世界知晓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李清照、汤显祖……

  才华迥出天真,一生狂傲潇洒。

  在许渊冲先生百岁之际,我们来到他家中,走近大师,也走近一段百年传奇。

  择一事

  爬上三楼,打开门,迎面是昏暗狭窄仅够容纳一张餐桌的门厅,两侧分别是专门用来打字的电脑间,以及堆满书籍和文稿的书房兼卧室。

  水泥地、泛黄的墙壁、陈旧的家具。这间70平方米的公寓,他住了近40年。

  书房靠窗的角落,有张不大的书桌。上面挂着一幅隶书——“译古今诗词,翻世界名著,创三美理论,饮彤霞晓露”,正是他一生写照。

  见我们来了,许渊冲先生忙从打字间走出,招呼保姆帮他换上一件细格子西服。“哎呀,我没有穿衬衫要不要紧?”得到不必更衣的答复后,他还是坚持拿起挂在床头的一条灰咖色格子围巾,遮住西装里的家居服。

  细腻敏感、追求完美,也许正是这种性格成就了一代翻译大家。

  待一切收拾妥当,他坐进厚实的米色单人皮沙发,那是家里唯一上点儿档次的家具。仔细看,扶手处皮子已皴裂,斑驳中露出海绵。

  采访尚未开始,旧日气息已扑面而来。

  此刻窗外,却是一派早春的明媚。他眯起眼睛,细数往事……

  这位能够在古典与现代文学中纵横驰骋,在中、英、法文的世界里自由穿越的大师,并非天生。许渊冲说,他年少时是讨厌英文的,连字母都说不清楚,把w念成“打泼了油”,把x念成“吓得要死”,把sons(儿子)注音为“孙子”……“做梦也没想到后来会有兴趣,到了高中一年级,甚至英文有不及格的危险。”

  谁知到了高二,他背熟30篇英文短文,忽然开了窍,成绩一下子跃居全班第二。彼时,他的表叔、著名翻译家熊式一用英文写的剧本《王宝川》和《西厢记》在欧美上演引起轰动,得到著名剧作家萧伯纳的高度评价,名声大噪,更被少年许渊冲视为偶像。

  各种机缘巧合,冥冥中为成长之路伏下草蛇灰线。

  1938年,17岁的许渊冲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南联大外文系,“从赣江的清水走向昆明的白云”。次年1月,他满怀憧憬与喜悦进入联大校园,学号——“A203”。

  “一年级我跟杨振宁同班,英文课也同班,教我们英文的叶公超后来当了国民党的外交部长。他是钱钟书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还有吴宓,当时都很厉害。”

  在这里,他与杨振宁、李政道、朱光亚同窗,听冯友兰、金岳霖讲哲学,朱自清、朱光潜讲散文,沈从文讲小说,闻一多讲诗词,曹禺讲戏剧,叶公超、钱钟书讲英文,吴宓讲欧洲文学史……

  在这里,他遇到莎士比亚、歌德、司汤达、普希金、果戈里、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可以说是把我领进世界文学的大门了。”

  他的翻译“处女作”诞生于大一。那时,在钱钟书的英文课上,他喜欢上一位女同学,为表达心意,便翻译了林徽因悼念徐志摩的小诗《别丢掉》:

  “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满天的星/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

  送出去却“石沉大海”。直到50年后,他获得翻译大奖,引起当年那位女同学关注,致信给他又忆起往事。

  “你看,失败也有失败的美。人生最大乐趣,就是创造美、发现美。”他翻译每一句话,都追求比别人好,甚至比原文更好,“这个乐趣很大!这个乐趣是别人夺不走的,是自己的。”

  浪漫情怀为他打开翻译世界的大门,而真正走上翻译之路的决定性时刻,出现于他在联大的第三年。

  1941年,美国派出“飞虎队”援助中国对日作战,需要大批英文翻译。许渊冲和三十几个同学一起报了名。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七十五周年的外宾招待会上,当有人提到“三民主义”时,翻译一时卡住,不知所措。有人译成“nationality,people’s sovereignty,people’s livelihood”,外宾听得莫名其妙。这时,许渊冲举起手,脱口而出:“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简明又巧妙,外宾纷纷点头微笑。

  小试锋芒后,他被分配到机要秘书室,负责将军事情报译成英文,送给陈纳德大队长。出色的表现,让他得到一枚镀金的“飞虎章”,也获得梅贻琦校长的表扬。

  在当年的日记中,年仅20岁的许渊冲写下:“大约翻译真是我的优势,我应该做创造美的工作了。”

  自此,择一事,终一生。

  许渊冲说,西南联大对他最大的影响是为人生镌刻下一种信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用白话文来说就是‘好上加好,精益求精,不到绝顶,永远不停’!”

   1 2 3 4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王琦 】
阅读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865121111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