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6/ 16 09:27:20
来源:工人日报

文物修复师——把文物叫醒、让文物"复活"

字体:

  端午假期,河南博物院又是一票难求。在曹晋的印象里,这样的场景今年已上演了好几回。

  春节期间,创意舞蹈《唐宫夜宴》火到出圈。节目借助现代舞美技术,把一大批文物搬上舞台,在营造出绝妙舞台效果的同时,也让文物的出处——河南博物院意外走红。

  多年占据历史书一角的妇好鸮尊、莲鹤方壶,《唐宫夜宴》乐师少女原型乐舞俑……前来一睹文物真容的参观者让这个新晋的“宝藏”博物馆前所未有地热闹。

  不过,作为让文物“复活”的人,在藏身于雄伟展厅身后的一栋小楼里,曹晋和她的20多位同事并不为热闹所改变。他们依然日复一日与器物相对,依靠多年磨出的经验、心境和日益先进的科技,揣摩成百数千年前工匠的心思,重塑过往的辉煌。

  除了慢,别无选择

  47岁的杜安在修复台前坐着,台上的那件带盖铜尊缶已经被他端详了很久。

  每过一会儿,杜安会缓缓转动底盘变换观察角度,偶尔再拿起手术刀用刀尖轻点器物表面——那里有几处粉蓝色的锈蚀。除此以外,他那堪称魁梧的身躯几乎再无别的动作。

  “可能是粉状锈,有人称之为青铜器中的‘癌症’。”半晌,杜安说了一句话。

  慢速工作模式,是河南博物院文保中心副主任杜安的日常。这也是他25年前从意大利老师那儿学到的文物修复第一条“行规”。

  1996年,我国和意大利合作举办文物修复培训班,学员在文保从业人员中选拔。当时刚从博物馆专业毕业到河南博物院修复室工作的杜安被院里派去考试,“结果还真考上了”。

  在中国,文物修复是始于春秋时期的一门古老手艺。经过2000多年的沿袭,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的文物修复一直重经验轻理论,“过去老师傅修文物,追求的是文物色彩、纹饰和质感等完好的视觉效果,今天看来,这往往可能改变或掩盖文物本身的制作工艺和携带的信息。”杜安说。

  同样是文物大国,当时的意大利已开始用科学方法指导文物修复。在启动修复工作前,要先结合保存现状和考古背景对文物做出全面评估,再根据文物病害情况进行材料实验和修复实验,以期实现最能保持原状的修复。

  合作培训在西安进行。开班没多久,杜安心里就打起了退堂鼓。“拿着小刀不停刮,刮了一上午,好像什么变化也没有。” 20岁出头的杜安是个好动的人,文物修复的单调和低效让他在培训初期如坐针毡。

  选择修文物,就选择了落在时间后面。这个道理,专攻书画修复的曹晋从入行第一天就开始体会。

  刷子、毛笔、镊子、浆糊……书画修复所用的每一件工具,看起来都没什么“技术含量”,但要能用这些小东西熟练地与薄如蝉翼的纸质文物打交道,入门平均都要花5年时间。

  从业17年,曹晋修复完成的书画只有200多幅,而这在业内已算是“挺快”的速度。虫蛀、鼠啮、酸化、老化……因为是有机物,书画文物可能同时存在多种病害。等到人工修复结束,还要让它们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中自然晾干、平整,这动辄又是数月的时间。“想要获得一幅修复效果良好的字画,除了‘慢慢来’,别无选择。”曹晋说。

  杜安也“别无选择”。班里18位同学来自全国各地,大家一起学习、生活,也一起暗暗较劲和比拼。“我是代表文物大省来的,可丢不起这个脸。”从开始强迫自己坐够10分钟,到半小时、一小时,再到不知不觉就过了一整天,杜安的心终于渐渐静了,慢了。

  就像是通过了一场额外设置的测试,锈迹被刮去,断件被拼接,数千年前工匠的奇思妙想被还原,文物开始向这个年轻人展露真身。两年脱产培训结束时,杜安与同学一起运用西方修复技术,辅以东方审美意蕴,完成了对早几年出土的西周戈父己大鼎的修复。

  那件巨大的青铜器至今让他记忆深刻,“苦练两年的武功,终于派上了用场”。

   1 2 3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王琦 】
阅读下一篇:
010030101010000000000000011108651211202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