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林”相遇 不负“芍”华-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8/15 08:56:09
来源:新华网

与“林”相遇 不负“芍”华

字体:

  教育家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师道文化,同时也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精神风貌。正逢第40个教师节,新华网联合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推出北京优秀教师实践案例,用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叙述,分享北京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们的从教经历和他们对“教育家精神”的深刻理解。

  坐电梯到14 楼,走到办公室门口,开门、开灯、开电脑……一气呵成,“几乎闭着眼也能完成。”这是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花卉教研室主任刘燕留校任教的第四十个年头,三尺讲台是培养她的沃土,更是她奉献社会、回报祖国的岗位。

  “与园林相遇是一种特别的吸引。”曾经,一本杂志上的苏州园林木刻让刘燕印象深刻,1980年,17岁的刘燕考入当时还是北京林学院的北京林业大学,就读于园林系,成为她跟园林缘分的开始。

  白天泡在工地,晚上熬夜画图,是“园林人”的真实写照。因此,刘燕十分理解学生们的辛苦,“无论学生未来是否选择从事园林行业,接受教育都是克服自身不足、走出舒适圈的重要途经。”她鼓励学生发现兴趣、尊重个性,也引导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感,高标准要求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刘燕十分注重品德教育,激发学生创造能力,鼓励学生扎实进步,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担任教研室主任期间,她主动承担起心理问题和学业困难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在她的帮助下,多名学生重塑信心、顺利完成学业,有的还获评了优秀毕业论文。

  让刘燕倍感欣慰的是,自己教过的园林学院的学生都很能吃苦。尽管学业繁重,但不论是当年裹着棉大衣挤在木板房,还是现在身处舒适的教室,园林学院的学生们都毫不懈怠。她说,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刘燕回忆,研究生就读期间,自己跟随导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王莲英到山东实践,她们注意到农民田里种的芍药只开花二十天就谢了。“能不能把它开发成切花呢?这样不仅可以扩大用途,还可以让农民有更多收益。”王莲英建议的方向,刘燕一坚持就是三十多年。

  多年来,刘燕深耕芍药研究领域,在芍药的设施品种筛选、低能耗生产、花期调控、环境精准控制等方面攻克多项关键技术,创新设立了芍药盆花、切花、容器苗不同产品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并推广应用;资源保存方面建立了包含 70 多种园林植物种植超低温保存程序、园林植物花粉超低温库,填补了我国相关研究空白,使我国花粉超低温保存相关研究处于领先地位,对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社会意义。

  “刘老师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无论在什么阶段,都能给我们新的启示,让我们受用终生。”“恩师益友”是学生对刘燕的评价。同样的,刘燕讲起自己求学任教中的“恩师益友”,也是铭感于心。

  刘燕回忆,求学期间的一次《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课程上,北京林业大学教授杨赉丽问大家周末都在做什么,大多数同学们都回答“在教室学习”,大家都以为自己给出的是老师满意的答案。没想到杨赉丽反问:“你们读的是给人们营造美好环境、让人游憩玩赏的专业,自己都不出去玩,怎么给别人创造出一个好的环境呢?”经过四十年的磨练,刘燕说,自己更加明白了这句话背后的深刻含义:要始终站在景观的使用者、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上去思考和解决园林的问题。

  让刘燕印象深刻的还有她的博士生导师原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高荣孚。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敬畏以及终身学习的态度深深影响了刘燕。给本科生上课时,高荣孚总会抱着一堆夹了很多书签的中外文书籍,讲到某个地方就把资料翻开,结合对照着讲,给博士讲课,更是总是最新的内容。

  初心,坚持,传承。关于教育家精神的理解,刘燕的答案浸润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历程中,落笔在每一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科研成果中,镌刻在与恩师的每一幕美好回忆中,烙印在一代代北林教师的真情接力中。“老一辈先生们的言传身教激励着我去做一位好老师,他们是我为师的榜样,也是我终身的导师,到现在我都在努力追赶,”在做“好先生”的路上,她一直不敢停歇,“岁月悠悠,韶华短暂,我将铭记为师初心,继续探索育人心路,为教育改革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张劲)

  躬耕教坛与沙海 至诚报国的“沙漠园丁”

  潜心育人传薪火 做教育家精神的坚定践行者

  以科教为灯 为学生点亮人生出彩的光

  “师者之师” 笃行致远

  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为冬奥健儿披上国产“战衣”

【纠错】 【责任编辑:岳祥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