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尤应壮志在 薪火相传照未来-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8/28 09:10:49
来源:新华网

耄耋尤应壮志在 薪火相传照未来

字体:

  教育家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师道文化,同时也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的精神风貌。正逢第40个教师节,新华网联合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推出北京优秀教师实践案例,用真挚的情感和细腻的叙述,分享北京教育系统优秀教师们的从教经历和他们对“教育家精神”的深刻理解。

  “教育家精神是教育事业成功之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应该是铸造一名教育家的根基。”谈到教育家精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退休教授方华灿这样说。1948年,方华灿考入天津大学(北洋大学)机械系,次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那时起,他坚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75年来始终如一,矢志不渝。

严于从教 立德树人开花结果

  1952年,方华灿初入清华大学执教,应学校要求开设新专业课,他开始了自己的“过教学关”之旅。不懂俄文,他就去学“速成俄文”,现学现译俄文资料;来不及编写全书,他就编油印活页讲义,自己刻腊板,边编边刻直至深夜,第二天清早再用油印机赶印,拿到教室时仍留有油墨香味,学生称之为“油墨香”来了;没讲过课,他就一个人对着墙壁反复默讲,再在教研室内试讲,直至自己满意了再上讲堂。

  直到今年,在给学生作“海洋油气能源转型中的新能源”讲座时,94岁高龄的方华灿老师依旧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并反复修改,“面壁”之后才走上讲堂,他始终鞭策自己要过“教学关”。

  “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传承母校的从严治学、从严治教理念,对自己和学生都严格要求。”方华灿讲课时,若遇学生迟到,必须交出书面检讨。指导研究生时,要求学生的论文不能有一字一句差错,他常对学生说:“科研是极其严肃的工作,不可有丝毫的马虎大意。”

  现在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任教的高德利和徐春明两位教授分别于2013年和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根生和张来斌两位教授分别于2015年和202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四位都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土生土长”、学校自己培养出来的院士,张来斌还是方华灿所指导的硕士生。

培养人才 追求卓越勇于创新

  1964年,我国发现大港油田,并查明它与渤海里的油气田相连,石油工业部决定“下海找油”。方华灿听了动员报告后深受鼓舞,决定将研究领域从陆上石油矿场机械转向海洋石油装备,为祖国建成一流海洋石油行业培养新型人才而努力。

  先是开新课,当时没有教材,他就自己编写出版了《海洋石油钻采装备与结构》教科书,建立了国内高校中第一个海洋石油钻采设备研究室,招收了国内第一批海洋石油装备的研究生。方华灿及其团队以“海洋石油钢结构的疲劳寿命”为科研方向,建立了模糊概率断裂力学新学科分支,出版了《模糊概率断裂力学》《海洋石油钢结构的疲劳寿命》《冰区海洋石油钢结构工程力学》《冰区海上结构物的可靠性分析》等专著,并获得了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科技进步奖10项。

  与此同时,他们研制成的“冰区海洋石油平台服役寿命及可靠性评估”计算软件,用以评估平台剩余寿命,使众多平台得以延长服役年限,多产出油气,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自强不息 仁爱敬业甘于奉献

  自投身教育事业以来,方华灿始终坚守初心,勇担教师使命。当系里新课程无人承担时,他挺身而出,讲授“专业英语”及“机械可靠性工程”;为推进双语教学,他编撰《Mechanism Design》英文教教材,助力“机械原理”创新。

  1996年,方华灿退休,又被聘为机械系教学专家组组长,此间,他编写出版了《论高等学校课堂教学》,帮助年轻教师讲好课。2011年,方华灿辞去专家组工作后,继续深耕海洋石油领域,在八十岁时,出版了《海洋石油工程》上、下两册;在九十岁时,出版了《方华灿文集---海洋石油装备进展》。

  方华灿深怀对下一代的关爱,著书《寄语大学生》传递智慧,为研究生开设“海洋石油装备新进展”讲座,倾囊相授所感所得,他以满腔热情、坚守育人初心的教育家精神,为教育事业奉献不已。94岁高龄的他,在育人之路上依旧步履坚定。(张劲)

  躬耕教坛与沙海 至诚报国的“沙漠园丁”

  潜心育人传薪火 做教育家精神的坚定践行者

  以科教为灯 为学生点亮人生出彩的光

  “师者之师” 笃行致远

  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为冬奥健儿披上国产“战衣”

  与“林”相遇 不负“芍”华

  胸怀抱负做学问 科研育人润无痕

  创新“多师协同”教学模式 引导师生在教师探索实践中成长

  乐教爱生 搭建向善至美的心灵桥梁

  三尺讲台三寸笔 数载风雨一生心

【纠错】 【责任编辑:岳祥芝】